越山向海赛记(下):“恭喜你,破纪录了!”
我坦白,这篇推文,只是想为了这个视频而写的,所以手机那边看到这段文字的你,只要点开了上面那个2分40秒的视频,我想我想表达的都已经具象化了。
2021年越山向海,351个队,我们队17名,17=一起,数字很吉利。
说名次不重要吧,其实对于名次大家还是在意的,但的确,留下共同的经历和回忆,用跑步这件事,填充满满一整天,然后可以回忆很久,把这一天无限拉长就是幸运了。
接下来聊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是一些我写给自己朋友的话。
写这些话的冲动,是源于我尝试着做了件事,我做了期节目,叫做《明天一起跑步吧》。
最开始跑步的我,血气方刚,把“别等了,没必要”挂在嘴边,让这六个字成为催促我前行和出发的动力。
却忘了很多时候,慢慢来比较快,很多时候,你做的一些事就像读书,是自己给自己埋下一颗种子,你也不知道这颗种子哪一天会发芽成一棵树,为你遮风挡雨。
做这个节目取名叫《明天一起跑步吧?,是因为找了身边“有趣的朋友们”,而找他们的原因,是我认为他们身上都有一些特质能够让人别人有开始运动的动力。
有赛事总监,有摄影师,有精英跑者,有热爱运动也兼顾家庭孩子成长的体育人。
每一期20分钟左右,在视频里算是很长得了。
做出来以后,我就跟几个做这个节目的小伙伴说:“你们会觉得付出没有回报吗?因为在短平快的传播时代,咱们非要做这种别人可能看几秒钟就快进的节目。”
可还好,我在做这些节目的过程中,从身边的朋友身上找到了答案。
在第二期的时候,八千老师七拐八拐给我领到一个四合院,他说:“这是小年画每周练字画画的地方,是一个朋友的,很感谢她提供了这个场地。”
我问:“八千老师,你去拍摄一场比赛,你会在意什么,比如说出场费用,又或者是这场比赛的规模之类的?”
八千老师说出了我本该知道却听到以后又很温暖的话:“我先考虑让自己开心,如果我做一件事,自己都不开心,做起来就会很难受。”
“其实先考虑的不是构图这些,反而是记录下眼前看到的那个瞬间。”
拍摄如此,写文字也是,记录此刻心态和完成此刻的表达。
因为跑步,我开始变瘦了,变得有目标了,可让我一直变得更好的,从来不是时间。
是因为跑步这件事,我遇见的一个又一个人,他们教会了我很多道理,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也是这些人,给了我每个清晨起床,催促自己完成今天训练的动力。
“明天一起跑步吧,为了再次见面的时候,以一个更好的样子重逢,比拼,拥抱。”
这一年,我把别等了没必要这句口头禅换成了,“人活经历,不活年纪”。
别人说这句话很热血,可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我自己安慰自己话,这一年,太忙了。
感觉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做好,却也越来越认知到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能力亦是。
唯一能做的就是硬着头皮一件一件的做着,一边做着工作,一边尝试着更多领域的尝试摸索。
结果当然大多是无疾而终,或者太多次写推文写到几百字觉得不满意,于是ctrl+A,然后键盘右上角按一个Delete。
人活经历,不活年纪。好在幸运的是,硬着头皮做的很多事,带给自己的是当突然静下来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很多可以表达和思考的素材。
有一次跟巴斯在操场闲聊,他问我,乌贼,你有没有被蚊子咬。
“蚊子可能想吃川菜了吧”(注释:巴斯,西昌人,西昌在四川。)
操场慢跑的时候,我问他,你会不会在意网上那些声音,比如有些人见你面的时候说,巴斯,大神。
巴斯说,我有个朋友啊,以前跟我说过一句话,别人都知道巴斯你是冠军,第一人,然后当然会有杂七杂八的声音,你就问他一句:
人活经历,不活年纪,人未必出名要趁早,但是趁早认识多一些有血有肉有趣的朋友,生活确实变得有色彩起来。
其实从第一年参加完越山向海这个比赛以后,我很想不自谦的说一句:有些比赛,不在于参加了多少次,在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认可的,比赛的玩法。
比如在自己的认知里,马拉松不在于跑了多少次,而在于每一次是否都带着不同的经历。
比起把无数次比赛跑成一场,不如认真的对待每次比赛。
越山向海这场比赛的意义,对于很多人其实都在细枝末节。
那些细枝末节是,比赛结束以后没有解散的微信小群,逢年过节过生日,朋友圈点赞之外的消息来临。
一场跑完比赛认识到,发光的从来不是自己,是身边人给与的舞台和分来的光亮。
巴斯跟我说:“乌贼,你完全可以做个,我有一个朋友系列,然后一期一期拍,就说我有个朋友咋咋咋,我记得我看过一个。”
我毫不谦虚的说:“我认可的朋友,蛮少的。看不上的傻逼倒是蛮多的,我要不拍个,我认识个傻逼。”
巴斯就是这么的真实且哲学,以至于我拍摄他的时候,跟后期编导说,麻烦到时候把“正道的光、哲学家、真实本实这些字打在公屏上。”
写完这篇推文,我就要去跟编导对巴斯那一期剪辑的事了,所以聊他的话题,就此打住。
因为跑步,我认识一个朋友。(果然还是被巴斯说中了)
他是一个比赛的前赛事总监,他对待那场比赛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付出感情。
恩,可能还多点,毕竟是前赛事总监,怎么形容的具体点呢,就是离婚不分家的投入感情。
他说,越山向海这个比赛深层含义是与挚友相聚,与自然相聚,与另一个自己相聚,静静感知。
我跟他还有个共同好友,他肌肉横身,我们共同的朋友喊他娇娇。
是他告诉我,翻山越岭,有的人是为了见景,有的人是为了通过见景见自己。
对了,推文总归要有始有终,自己挖的坑要自己埋掉,我来埋上篇推文的坑了。
我问他,你咋改成图图了,他说,哥,不是你说我像图图的吗。
我看了看瓦胖刚拍的照片,没说出的话是,那你咋不改名叫孙猴子呢。
齐河图图(前齐河大迫杰),我倒是也没问他怎么就觉得带地名不太好这件事了。
难道是随着抖音粉丝的增多,害怕自己随着名气的增大被粉丝跟踪。
又或许是他也开始觉得流量这件事,本质上是双刃剑,明星和粉丝之间还是要保持距离的。
也想过老气横秋的跟他说,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你要知道被人关注,就是别人希望借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有趣的经历。
你也会学着如何用好自己的关注,不辜负别人的信任也保持活的像自己。
因为他天赋异禀,跑的巨快,我们把越山向海最长的一棒,日行千里交给了他。
原因无它,孙猴子嘛,恨不得他一个跟头云翻到接力点。
他跑的是快,快到转弯的地方,三个警察看着他跑错路。

日行千里,351个队,他跑了第99名,我们整个队在CP点等啊等熬啊熬。
“孙猴子闹啥呢,不然再给他放到五指山下屁股朝外五百年?”

比如在终点,我们见到了布老师,大家硬拉着布老师一起合影,把奖牌挂在了布老师的脖子上,分享我们冲线的快乐,并且感谢他。

这是我脚下这双Endorphin Pro+的主推词。今天中午10点,全面开售。
链接我就不放了,因为我想着当我这篇推文发出来以后,你们可能也抢不到了。
但是广告我还是要打一下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对谁好是应该的——感谢索康尼对我,对我们的好,我会记在心里的。
其实还有很多话想写,但话不可说尽,酒不必斟满,江湖路远,来日方长。

最后的最后,再次感谢此次越山向海给与信任和帮助的赞助商伙伴们,他们是(排名不分先后,因为感谢一样真挚):
发布时间: 2021-09-29 10:05:47
作者: 沈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