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膝关节过度内翻
定义:胫骨远端自膝关节中心向内侧的过度偏离。
阶段:支撑相。
功能意义: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稳定性,需要近端或远端的代偿,并起疼痛。
根本原因
◇关节或韧带不稳定。
◇骨骼畸形。
◇关节退行性改变。
◇疼痛。
膝关节过度内收(内翻)代表胫骨向内倾斜,足相对于膝关节向内侧位移。股骨的力线排列改变随着髋关节外展以适应足部的位移而变化如果没有畸形,膝关节的向内侧成角,导致足跨过中线完成支撑,整个下肢由于髋关节外展向外侧移动这也使膝关节间的距离变宽。临床上将这种变形称为内翻或“bow-leg(O形腿)”。静止站立时表现出膝关节间的距离大于两足间的距离。膝关节内翻的错误印象可能是由屈曲和外旋的同时出现造成的。
内翻和外翻都可能由静态的或动态的影响因素引起。静态畸形将出现在徒手体格检查时,动态成角表示身体位置和韧带松弛度变化的影响。经常表现出两种机制的混合。
静态因素
内在的先天性或发育性畸形是儿童期的发病机制。在任何年龄段,创伤都可以引起膝关节的静态力线排列不齐。例如,对内侧或外侧副韧带的过度压力可导致韧带松弛以及关节外翻或内翻畸形。
动态因素
休息时膝关节的位置可通过步行中的动力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异常应力会造成关节退行性改变。骨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以及臀中肌瘫痪后长期行走引起的膝关节改变,这些显示了动态力量随时间增加引起的冠状面步态偏差。
在支撑相,骨关节病的人屈服于身体向量,使其持续性地位于膝关节内侧,这会对胫骨内侧平台造成更大的负担。膝骨性关节炎的人对引起退行性变的不相等承载做出了反应,并加重膝关节畸形。膝内翻是进展性排列不齐引起的后果,可通过躯干侧倾或下肢外旋来转移部分膝关节内侧的负重。
类风湿关节炎往往会造成膝外翻。致病机制是躯干侧屈以转移引起髋关节疼痛的负重或外翻足畸形。
臀中肌麻痹的步态模式可能导致膝外翻。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躯干的重复性侧倾使身体重心力线移至膝关节处,以代偿无力的外展肌(臀中肌跛行)使髋关节保持稳定,可导致膝外翻。骨骼的生长反映了其所承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