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周期如何划分
走路是每个人都会的,但随着我们生活静坐少动导致臀肌萎缩,和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使得我们的步态出现问题,而不好的步态又会加大我们下肢关节的压力,最终引发一些体态和疼痛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步态,掌握正确的步态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改善体态和一些膝关节疼痛问题。
每一个步态周期都被划分为两个阶段:支撑相和摆动相。支撑相被定义为足部与地面有接触这一阶段的全过程,支撑相开始于初始着地。摆动相用于描述足与地面无接触(在空中移动)肢体向前移动这一时期,摆动相开始于足抬离地面的瞬间(足趾离地)。
根据双足与地面的接触序列,支撑相被细分为三个时段。支撑相的起点和终点都涉及一个双足同时触地的时段(双下肢支撑),而支撑相的中间时段只有单侧下肢与地面接触[单下肢支撑(SLS)]。
步态周期开始于初始双下肢支撑。初始着地(IC)开启了双下肢支撑的第一个阶段。另一个替代的术语是双侧下肢支持。然而这个命名应避免使用,因为这意味着双足平均地承担了身体的重量,而这种情况在双下肢支撑的大部分时段是不存在的。
当对侧足抬起开启对侧下肢的摆动相时,单下肢支撑时段开始。为了与双足接触地面的专业术语保持一致,该术语应当(也常常)被称为单支撑相。为了强调单足与地面接触在功能上的重要性,支撑( support)是更好的术语选项。在单下肢支撑期间,身体的全部重量由承重下肢支撑。单支撑相的持续时间是代表下肢支撑能力的最好指标,相对较长的支撑持续时间反映了更好的稳定性。
终末双支撑相是第三个时段。它开始于对侧足的地面接触(对侧下肢的初始着地),并且一直持续到原来的同侧支撑下肢离开地面进入摆动相(同侧的足趾离地)。由于双下肢承重是明显不对称的,因此终末双下肢支撑的术语被避免应用。
掌握正确的步态周期才能更好的掌握正确的步态。
发布时间: 2021-07-12 10:33:10
作者: 李明威运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