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门卫的指导思路
门卫上课人数:7人
考虑到社会兴趣班的特殊性,低龄孩子的专注度,身体协调,手臂和腿部力量,包括每次上课会加入不同的新成员,所以课程内容的安排,需要重复指导教过的内容。例如门卫的准备姿势,接低球高球的动作要领。
本人也非常注重教学细节,会把每个教学动作分开指导。例如,位移技术会单独的练习,因为位移技术包含了门卫的准备姿势,所以单单一个位移动作,就包含了两种技术动作的说明。
门卫准备姿势的要点:双膝微屈,脚跟微踮,腰髋向前,重心前倾,手肘夹紧,掌心向前,头部平视等。
位移的要点:上身稳定,双脚内侧不相互触碰,前掌触底轻盈,制动条件下身体不倾斜等等。
所以,看似一个简单的门卫位移,就包含了以上10个以上的教学要点,对于低龄启蒙的孩子,能够把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到标准并非易事,我相信有天赋的孩子,能够看一遍就能够达到要求,但概率上达不到的占多数。
每个教练的想法不同,有的教练会把准备姿势+位移姿势+各种接球技术融入在一起训练,如果是理解能力强的,或者年龄段大一点的,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而社会兴趣班的低龄孩子,可能单做一个位移动作,就会有各种问题需要指导。所以位移的问题没有解决,还要再指导技术动作的问题,就会觉得孩子完成一组技术动作,这个要提醒,那个要指点,原本有兴趣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无能,可能马上就对守门没有兴趣了,更何况是没有太大兴趣的孩子。
有人也会认为,这么小的孩子,让他喜欢守门就可以了,不需要讲的那么细,只要他喜欢守门就可以了。
而本人就是从小开始守门的关系,觉得还是需要规范一点更好,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受伤,最常见的是手指受伤,如果不强调手型,力量大的射门就会手指挫伤。或者扑救动作没有说的很细,扑球姿势不准确,手臂夹在身体下侧就会造成摔闷或压伤。这也是我不太愿意一开始教守门就教孩子如何扑救,会根据上课对象的运动能力,判断是否合适。
门卫技术指导也包含了从简至难的逻辑,拆分门卫技术动作进行讲解。当位移能力有所提升后,再加入门卫的接球技术,甚至将各种技术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