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跑步受伤的6大原因
说到快,就不得不提一下“慢跑”,大家开始跑的时候往往一味追求速度,初学跑者对这个词的理解就是一定要比走快!其实不然。
正常我们能承受的快速行走的配速大概是每公里9分10秒,每公里10分钟(6km/小时至6.5km/小时)。其实我们慢跑的速度完全可以低于这个快走的速度。另外,一些已经跑过一段时间的跑友,为了追求个人PB而一味的提升配速,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大部分的跑友们采取的热身方式基本都是简单(走形式)伸展,然后会用大概跑量的10%甚至更少的距离慢跑来当作热身!
而正确的热身方式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动态伸展,配合一定强度(心率在最大心率的75%左右)的有氧运动。肌肉有一定的粘滞性,我们必须通过热身让肌肉和骨头分开才能让它有更好的表现。而且大部分跑友喜欢在晨起开跑,所以,更应该重视热身,让身体的温度包括心脏和大脑的活跃程度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和热身一样,放松拉伸也是容易被大部分跑友所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我们针对跑步过后的恢复手段有三种:拉伸、放松筋膜肌、冰敷。
跑后拉伸能很好的舒缓肌纤维帮助身体恢复,可加速排除乳酸(虽然我们的身体会在停止运动后的1至2小时内将乳酸自动排出)消除炎症,增强肌肉的弹性。我们可以通过按摩或者使用泡沫滚轴等工具对包裹在肌肉表层的粘膜(筋膜)进行有针对性的放松,肌纤维中处于痉挛状态的肌小节,同样可以借助这些工具让它再次恢复功能。
冰敷不仅适用在出现急性伤害的状态,在大家进行大强度跑量过后,或者气温比较高的环境下进行长距离的比赛过后,都可以用冰敷来给身体降温消炎!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跑步姿态,没有一种姿态是完全正确的或者错误的!除非在这种姿态运动下造成你受伤了,可能你就需要调整目前的动作(包括脚着地的位置、部位、膝关节的朝向、幅度等)。
具体的跑步姿态需要根据你自身的状态来判断,如果自行无法判断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任何一项运动都离不开体能训练作为依托,而力量又占据了体能训练的重要一环!只有身体足够的强壮,才能让我们的运动表现更加出色,技术动作的完成需要力量,运动中关节的稳定和承重需要力量,就连呼吸同样也都需要肋间的呼吸肌作为保障,所以一套对于跑步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最少应该保证每周一次!
现在在跑界被普遍推崇的180步步频,是指走路或者跑步时,每分钟脚步落地的次数。在这个步频下能有效的利用肌肉及肌腱的弹性。对于初跑者,不要过分去追求180的步频,而是先要找到跑步的节奏。建议从小步高频开始稳妥的提高配速,增加落地的次数,可以减少每次落地的压力,然后再逐渐增大步幅,防止过分迈步,有效的降低受伤几率,提升跑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