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咕咚
下载

广马赛季:披头散发的我以及执念破三的他


“时间差点让我们忘记如何热爱,

幸好被坚持唤醒了执念。”



想借着这篇推文给你介绍一个朋友,他给自己取的网名叫“疯跑云幕”,因为输入法,被我不止一次的打成了疯跑云母。


嗯,错就错了,将错就错吧。


云母,男,海宁人,1989年10月14日,单身(这一段跟全文没啥关联,随便写写,仅供感兴趣的未婚女性参考用。)


和他认识,是在2018年的上海马拉松,那一年的上马,他担任2018年上海马拉松的3小时45分的pacer。


后来随着认识的时间越来越长,他身上奇奇怪怪标签也越来越多:海宁“首富”、貂皮拥有者、奥迪R8去买菜、宫廷别墅大少爷...




如果单单是这些词加起来,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的形象是“王撕葱”。可谁能想到,一个拥有如此多铜臭味标签的公子哥,内心的最爱是国风装扮?



这一篇的赛记,他是主角。


01




赛事和赛事之间本没有关联,可因为参赛选手的勤劳营业,便有了联系。


上周千岛湖马拉松跑完以后,云母发了条朋友圈:“A区选手被C区选手超越后只能委屈的蹲地上懊恼自己练的不够。”


嗯,他口中说的那个C区追上他,还在他耳边悄悄的说“我要加速了”的渣男,就是我。


看到云母那条朋友圈的时候,沈嘉沐正在房子里拎着TNF100莫干山站的铃铛满屋子跑来跑去。


那个铃铛,是云母去年12月因为自己喜欢买的,后来沈嘉沐也喜欢,云母就送给了沈嘉沐。


看着那个红色铃铛,想到云母被我夺了铃铛还如此羞辱,顿时觉得自己可以是个渣男,但是不能不知道感恩。


于是,短短几分钟时间里,我做了一个并不艰难的决定:


“广马,铃铛之恩当以私兔相报。”



可我真不愧是渣男,在说完这句话以后没多久,我就把这件事忘得干干净净。直到12月13日,广马比赛日当天的早晨,在A区检录口,我看到云母和李文两个人趴在集结区的入口,等着我。


那个样子,就像是,盼着我来,又怕我乱来的样子。就像下面这张图——




哦,不好意思,放错了。就像下面这张图——



云母显然不知道我看他的目光是什么,他对着我说:“乌贼,等你很久了!你咋才来?”

我看看他俩胸前的字,低头看看我胸前和胳膊贴的纹身贴,心里想着:“别等了,没必要。”


回忆起好像一周前,我对眼前的男人许下了太美的承诺。“我保你过半程,后面能陪多久陪多久。”


这句话翻译的恶心一点就是:“此生我保你顺遂平安,下辈子,我们有缘再见。”


我可真是个渣男,呸。



早晨7点27分,不知道其他参赛选手什么心态,反正我觉得在那一刻,站在A区的我看着云母,而准备破三的云母也看着我。
我俩在那个瞬间,有一种默契感油然而生,那份默契,简单来说就四个字:“来都来了。”



不谦虚的说一句,我是一个资深Pacer。不管是对公还是对私,在A区出发,走到拱门下面计时毯时,我指着拱门已经走了30秒的时间对着云母说:“你看,这30秒,就是你在赛道上的时间余量。”


云母:“恩。”

“你不要慌,跟着我们410配速干就是了,破三有命,配速在天。”
云母:“恩。”


看着云母那种紧张担惊受怕的表情,我灌着鸡汤:“你不要有压力,跟着就行了,人生嘛,都是经历,但是你不能怂,来,吃了这根耐米德能量胶。”


云母:“恩。”


我看着云母三连恩的回复着我,我甚至分不清,他是要破三,还是去准备进产房。

我试探的问了句:“十指开了吗?”

云母:“滚。”


想不到单身的云母还能听懂这么专业的梗,我不禁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开表,跟紧了!”

“好!”


02



广马,人太多了,真的太多了。


从一出发开始,大家一公里左穿右插,手表瞬时配速显示410,但是抵达公里牌看到手表总时间是4分21秒,我就知道,这样下去,要完犊子。


一个资深的pacer,要根据情况做好调整,不能拘泥于配速。


于是乎,我采用了Pacer里最高境界,意识流带人。简单来说就是,我跑我的,你跟你的,大家全凭意识交流。


能交流就交流,不能交流……那就是你意识跟不上。


我仔细的判断了周边的情况,按照云母跟我的距离,他大致可以透过20米不到的人群看到我背后的字“别等了,没必要”。


他一定能感受我的良苦用心,这六个字,是催促他破三前进的动力,这六个字,就是催促他前行的动力,要不放弃,要努力,要加油。


心里想到这里,身体感受着广州湿度的可怕,汗水顺着脸一点点的下滑。


不过没关系,只要能让云母看到我为他努力的后背,这点汗水,又算什么呢。


不管你们信不信,作为一个马拉松跑者,棒就该棒在粗中有细。
粗的是腿,细的是心。


一场马拉松能不能PB,的的确确是在三个时间窗口可以得到答案。


一次是发枪之前,你为了PB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你要心里有数。一次是半程过后,你这场比赛能不能PB,过了半程你预留了多少体力,你要心里有数。

最后一次,是40公里过后,还剩2公里,但凡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也能估算出自己能不能PB。




考虑到广马的天气和道路两旁LED显示的温度湿度情况,真不是跑得越久越矫情,而是跑得越久,你开始变得不那么可爱。


天气好不好,赛道好不好,本来该是以体验城市文化为前提。可随着大家逐渐追逐速度的执念,比赛变成了,这个天气,这个起伏,我该在什么地方用力,值不值得在今天用力。


道理是没错,可就是有点不对劲。


相信大家也不难看出,但凡一个跑者在赛道上开始思考这种哲学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他跑步的状态,并不咋滴。


21.095公里过线,我看了眼手表显示的数字,1小时28分。


心里默算了一下广州马拉松后面的桥和隧道,还有临近终点的几个起伏,我扭头看了眼背后。


目光所及,没有云母。


满心只有悲伤,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还在后面。


如果要破三,按照我对广马的了解,和赛前预估的前半程1小时27分-1小时28分,我稳稳地压在1小时28分过的半程,云母还没有跟上来。


那么云母这次全马破三,要么负分配跑完,要么就只能依靠精神力量了。



23-24公里的地方,以往是广州马拉松最大的能量中转站,那里是广州马拉松美少女拉拉队们。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我觉得但凡是个正常男人,路过那段路,至少可以提升10%的配速光环。


只要云母跑到这里,他就能为后半程多争取一些时间,今天破三,稳了。


但,我是怎么没想到,当我们从隧道口转身上来的那一瞬间,一条横跨马路中间的横杆,紧紧的隔离了广州马拉松宝贝们。


精神的力量是指望不上了,只能指望科学的力量了。


“云母,吃胶。”


“什么胶?吃你的发胶吗?你头发全化了。”


我一边用手撸着自己炸毛的头发,一边从背后掏出一根耐米德能量胶给了云母。




03


“乌贼,我不行了,你别管我了,你先走。”


“没事,你今天就算是走,我也陪你走到终点。”


在31公里不到的距离,广州马拉松300pacer从我身边呼啸而过,一并擦肩而过的还有云幕对于破三的执念。


“乌贼,我岔气了,我不跑了,你走吧,别管我了。”


“深呼吸,别紧张,来,呼~吸!”


我看着云母,就像是一个鼓励别人生产的助产师一样,路过云母的跑者,看着云母要死不活的样子,也给与着经验鼓励:

“空拳拍打腹部试试。”

云母下意识地拍了拍,动作有点像海洋馆里肥肥憨憨的海豹。他那时候的紧张,纠结,和痛苦,我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毕竟,我也不怎么想跑了,如果遮羞布,啊不,云母也不想跑的话,我陪着他遛弯也好的。


“乌贼,你真的不用管我了,感谢你,我不能拖累你。”


“诶!说什么呢!都是兄弟,要走一起走!”


话是这么开玩笑的说着,下意识的还是会盯着手表看一眼,不看还好,看了一下子就更炸毛了。




在32k公里牌的位置,我看着手表显示的“2小时14分57秒”,我跟云母激动的说:


“我靠,你别信兔子了,现在还有45分钟,10公里,你只要稳住430配速,你怎么也破三了。”


“纳尼?”他估计想不到做兔子N次的我,会让他不要相信兔子。




但是吧,人对于成绩的执念,或者说马拉松这件事,有时候真的是意志力的游戏,在你对于一个目标足够执念的时候,身体上的疼痛,是会被忽略的。




最后那段路的记忆,简单来说就剩下了:云母,加油,4公里了,有水吗,给我一满瓶,我给我朋友浇一下,2公里了,妈的,我头发散完了。



在最后500米的时候,我看着手表一秒一秒的在走,一边鼓励着云母。


与其说是鼓励云母,其实倒不如说被云母鼓励。

我们跑过太多比赛,在成绩不断提高的路上,我们设定目标,达成目标,慢慢的好像执念淡了,人变得聪明了。

觉得,跑不到顺风顺水理想的成绩,坚持就不再是聪明的事,而是安慰自己,放弃也蛮好的。

云母不是,其实在40公里的时候,他看了一眼手表,心里应该很明白无法跑进3小时。但是我依然能感受到身边云母粗重的喘息和不断尝试提速的脚步。


明知道不可能了,却还是希望离那个可能近一点,再近一点。


我甚至有点理解他为什么会喜欢国风的东西了,因为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有那么一点纯粹的东西存在着。他不在乎这点纯粹是否被所有人接受,他只在乎这点纯粹能不能让自己开心。


午夜梦回,汉唐荣耀,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懂得让自己开心的人,懂得每一次都无限的靠近可能的人,一定是个幸福的人吧。



很鸡汤的说,达成某一个成绩当然很值得开心,可是一场场比赛结束,我们记住的往往不是42.195公里的全部,而是那些细微的、一闪而过的、鼓舞我们继续前行和出发的那些细节。


是彼此之间交叉的一道偶然的眼神,是不经意间同频的脚步声,是轻轻地一挥手,是重重地一捏拳。

是那些临近终点,哪怕疲惫也希望自己可以不停歇放慢的步伐,是那些冲线以后如释重负的释然。

就是这些小小的细节,让我们能够在多年以后想起某一场马拉松的时候,还能清楚地想起来,这条42.195公里的路上,除了PB,还有陪伴。




写在最后的话


的确,最后的结局有些遗憾,我没有能够陪着云母破三,差了三分钟的时间。但这也没耽误我们在跑完这场比赛后吃吃喝喝,说说笑笑。

我想云母自己,肯定还是有些遗憾的吧。肯定也在心里想着:要是中间我稍微快一点;要是没岔气;要是那个弯道我提个速,要是...

可他肯定也知道,没有那么多的“要是”。

之前看到过无数次类似的话——人生就像马拉松。


像吗?


应该是像的吧。一样的明知道距离多长,却又看不到头;一样的有上坡有下坡;一样有很多人一起经过的路段,也有需要自己一个人熬过的里程。


但,又有那么一点不像。

不像的地方在于,人生有时候差了三分钟,可能真的就错过了一些事情。但马拉松不会。

我们会带着这三分钟,奔赴下一场比赛,然后在下一次中,把曾经的遗憾一一弥补。


比赛一直都在,破三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你说呢?云母?


发布时间: 2020-12-15 17:22:23
作者: 沈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