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们不跑步了
我们为什么跑步?
咳,谁知道呢?想跑的时候很自觉的去跑了。开始跑步的阶段没有人催着我们跑,身边的人只会说,“最近有个五公里跑活动,跑完有奖牌,来不来?”想到有奖牌,又恰巧自己时间充足,那就去吧。
体育锻炼是一件好事,管住嘴迈开腿,这句话绝对是世间真理,对于任何人都适用。到了跑步现场一看,哇塞,原来有这么多人参加呢,这个氛围蛮不错啊。
看来日常周末宅在家追剧吃零食确实是太宅了,以后要经常穿运动鞋出来采采风,享受生活中难得的美好时光。
于是,人们心里在意起跑步这件事了。
在意这件事的程度有多高呢?通常而言,人们刚跨入一个新的圈子,必定充满好奇,所以普遍都非常热爱研究。
研究跑鞋、背心、短裤、袜子、运动腰包、运动眼镜、运动手表、防风外套等等一系列运动装备。先不考虑跑的快不快,给自己安排一套装备非常有必要,这样从视觉上看起来自己对跑步非常重视。
接着,开始跑步。一个人气喘吁吁的边跑边走,完成三公里。认识跑步的人多了,加入跑团。加入跑团有什么好呢?
例跑。因为一群人跑胜过一个人跑,团队协作的意义就是这样。一个人枯燥,一群人欢乐。跑团跑龄多的人,他们懂得跑步知识和技巧较多一些,他们也会毫无保留的分享给新人。
再不久,本地或者临近省举办马拉松,大家伙都想参与一下。备赛、报名一直到领参赛包前一天。
人们见面通常有以下的对话:
“哇,是你呀,好久不见。”
“啊啊啊,我们好久没见了,你瘦了。”
“跑步是瘦了一点点,你呢,最近过得怎么样?”
“可不就是那样嘛,日子天天都是一样的。”
“那个,晚上一块吃饭,好好聚聚。”
“行嘞,老同学真是好久没见啊~”
还有以下这样的对话:
“哎呀,明天天气给力的话,我想跑个成绩。”
“你可以的。”
“看情况吧,明天一觉醒来状态好的话,就去跑成绩。状态不好的话,就慢慢跑完赛。”
“对对对,跑马拉松就要有这样的心态。”
赛前晚上,住一间屋子的人聊着天,通常都是这样的:
“你平时跑的怎么样?”
“抽空跑,也不是很多,但一直在跑。”
“那这次报马拉松也算是旅游了吧?”
“对对对,趁着周末,出来走走。你呢?”
“我也是,趁着不忙的时候借着跑步逛一逛,一忙起来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赛前两小时,选手们吃完早饭,陆续进入赛道。大家见面之后的对话如下:“热热身,站着不动腿都僵硬了。”
“是呀,来,拉伸拉伸。”
“你看,兔子来了。都好养眼啊。”
“别看现在养眼,赛道上说不定跑崩了,那才难堪。”
“来来来,我们合个影。”
“照片我回去发你啊,留着做纪念。”
鸣枪开赛前,一些赛事都会奏国歌。跑马拉松的仪式感来了,主持人在主舞台上滔滔不绝,中英两种语言切换自如,吼住的是整个马拉松现场。
赛道上,选手们经历着最多六个小时的路跑活动,有时候挺想上收尾车。最后想想,咬咬牙就回去了,回去就能拿到奖牌,不然对不起这场马拉松啊。
好家伙!咬着牙枯燥着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六个小时终于回到终点了。回去之后说,这是什么跑步啊,以后再也不跑了,周末干点啥不好,偏得出来受这个罪?
嘴上一套,行动上又是一套。拿到完赛奖牌后,给奖牌拍照,给自己与奖牌合影,给家人发照片,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成绩和奖牌,马拉松赛道上的痛苦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可不就是跑步吗?赛道上痛苦,赛后乐呵。得~
你问下次还跑吗?回答肯定是跑。为什么不跑呢?跑这多有意思,比在家睡大觉强多了,还培养了我一个爱好。
“今天PB了哇?”
“嗯,最好成绩。”
“厉害!”
“今年目标达成,以后再接再厉。”
又或者
“跑完马拉松感觉如何?”
“赛道上很绝望,真的想放弃。”
“那你还是坚持回来了,是什么支持着你完赛的?”
“就是觉得我这么大人了,连这点苦都不能吃,那我还能干点啥呀?”
“那有一天假如不跑步了呢?”
“不会的,从第一次接触,我就觉得不会放弃的。”
又一个进入马拉松大坑的人,进入这个坑,就别想走出去了。以跑步跑马拉松的机会,督促自己锻炼身体,饮食规律,作息规律,这确实达到了双赢。
假如有一天真的不跑步了,那我们肯定很怀念曾经跑步和跑马拉松的日子。前段时间,我和几个好朋友广马冇中签,心里多了一份遗憾。想要再跑广马,又得等一年,还不确定能不能中签。我们确实非常期待广马,非常期待以这场马拉松收尾。
朋友问,广马名额2900,去不去?咳咳咳!!!这不去了吧。用高价换一个广马名额,那其实对我们几个来说倒真是没必要。既然没中,我们就以线上的形式约跑步约打卡,毕竟广马我们跑的是情怀,今年没中还有明年,或许还有其他的赛事我们也可以选择一起去。
我们对跑步的理解是坚持的越久,价值就越大。高价马拉松名额坚决不买!!!
2020年的武汉马拉松最终还是取消了。在生命和马拉松面前,生命无价。若是冒着风险举办一场几万人的大活动,这个还需考量和评估。虽然取消,但也不枉人们对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的向往,相信疫情过后马拉松都会到来,武汉也会再约。
假如,我们不跑步了。假如是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