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启的马拉松,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常态化,部分马拉松赛事相继恢复办赛,赛事的重启“点燃”了广大跑者的参赛热情。
但“扎堆”举办的马拉松背后,是并不充裕的备战时间给参赛者埋下的健康隐患。长时间未系统训练,跑者们该如何找回参赛节奏?
很多赛事从报名到开赛的时间很短,留给跑者的备战时间并不充裕,盲目参赛将存在着不小的健康隐患。
今年上半年马拉松赛事基本宣布停赛,这期间,许多跑者即便坚持跑步,也并未做好明确备赛目标和训练计划。
而随着马拉松赛事的“扎堆”重启和快速举办,留给跑者的训练时间和备赛准备就显得尤为紧张。
一位马拉松跑者表示,因为长时间没有系统训练,近一个月来,自己日常只是进行每次最多10公里左右的训练。既没有进行过30公里的长距离拉练,也没有刻意增加训练时间以及强度,更很少做间歇跑强化训练。
就经过长时间没能参加马拉松赛的跑者而言,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科学训练,就会导致身体无法适应突然急剧增加的比赛负荷,引发严重隐患。
从马拉松备战开始就要关注自己的状态,而赛前一个月则是非常重要的判断时期,并进行相应调整。
①主观上是否有比赛的强烈欲望
②客观看肌肉是否放松,有弹性
③进行简单易行的心血管状态判断
判断方法:大强度训练后,1分钟心率恢复速度在50次以上为好,45次为良好,40次及格。比如400米间歇跑结束后,最高心率为180,1分钟后120-130说明心脏机能好。心脏是发动机,发动机号,其他都无大碍。还有就是安静心率基本是接近等于平时最低心率。
同时比赛前一个月也是一个备赛冲刺期,对于参赛运动员至关重要,专业运动员在备赛期的训练内容,往往会起到一个决定比赛成绩的作用。
1、赛前1个月保持适量的运动强度,可以很好的维持运动水平。
2、赛前2周集中高强度和大运动量,使得机体大量消耗能量,然后休息恢复,达到一个超量恢复的效果,使得比赛的成绩比平时成绩更好。
3、临近比赛进行力量训练和放松训练,是比赛优异成绩的后勤保障。
一、赛前一个月开始,大强度训练和专项训练基本按照比赛的时间来执行。这样有利于人体的生物钟和比赛合拍,提高比赛成绩。
二、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长跑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避免受伤的最好办法是训练和比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
三、运动或比赛前,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睡眠非常重要。
训练计划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四个关键点:刺激心肺、稳定耐力、维持有氧能力、足够的休息时间。只要每周能保证这四点,你的训练计划就非常完善了。
距离2020成都马拉松开跑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参赛的跑友一定要利用好这一个月的黄金训练期,用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来快速提升身体的适应度,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那不会制定计划怎么办?
没关系!
一键领取你的2020成马备赛计划,为你量身制定21天黄金备赛期的训练内容
带你顺利完赛,达到最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