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咕咚
下载

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运动,提前热身少不了


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时孩子们的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开始明显加快,每年可增高8~10厘米,可增重5~6千克。而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幅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受遗传等内在因素影响,受饮食和运动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很大。


因此,青少年一定要把握好身体机能生长发育的黄金期,摄入充足的营养和参加足量的运动。



青少年居家健身是能让孩子坚持每日运动不错的方式,而正确热身是居家锻炼前不容忽视的环节。不进行热身活动或者错误地热身,不仅不能让青少年获得理想的居家锻炼效果,反而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


热身活动又称为准备活动,旨在通过做一些动作简单、强度较低的运动激活身体各系统的功能能力,使身体得到预热,为接下来的正式训练做好身体及心理上的准备。


热身活动的意义包括:


★增强人体的生理活性,加快物质代谢,产生热量,使身体温度上升,进而降低肌纤维粘滞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肌肉的收缩速度。


★促进血液循环,以运送更多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处,尤其是供给肌肉充足的氧气,提高能量代谢效率。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强肌肉兴奋——收缩偶联作用,提高神经肌肉运动单位的激活频率和数量,使肌肉收缩更有力量;同时能够活动关节及包裹关节的韧带,防止运动损伤。


★使人在心理上做好运动的准备,提高对运动的专注度,对运动能力的发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热身的注意事项:


1.安全性

热身活动之前要注意检查周围是否有妨碍运动的物品,以及自身穿戴是否适合运动。要掌握正确的热身方法,避免不当的热身导致运动损伤,同时要充分激活身体机能,为运动做好准备。


2.舒适性

热身活动的强度不宜过高,中低强度即可,以感到心率和呼吸明显加快、身体微微出汗为宜。热身时间也不宜过长,如果是进行中等强度的居家健身,热身3~5分钟即可。


3.丰富性

热身活动不是简单的跑、跳,而是需要通过多样的热身动作激活全身主要的肌肉群。热身活动应该以动态动作为主,单纯的静态拉伸动作不能满足热身需求。


4.渐进性

虽然热身活动的整体强度较低,但也不能一开始就进行大幅度的身体运动,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高热身活动强度和运动幅度。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热身动作,带着孩子们一起练起来吧。


原地军步走

  1. 身体呈直立姿站立,双脚分开,距离小于肩宽,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2. 抬一侧腿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双臂自然摆动,呈踏步姿势。

  3. 抬起腿落地的同时用力蹬地,换另一侧腿抬起。双腿交替进行,完成规定的时间。


原地垫步跳


  1. 身体呈直立姿站立,双脚分开,距离小于肩宽,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2. 抬一侧腿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双臂自然摆动。

  3. 抬起腿落地的同时用力蹬地,在前脚掌接触地面的瞬间,快速做一个原地垫步跳,同时 另一侧腿抬起至大腿与地面接近平行。双腿交替进行,完成规定的时间。


横向垫步跳

  1. 身体呈直立姿站立,双脚分开,距离小于肩宽,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

  2. 抬一侧腿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双臂自然摆动。

  3. 支撑腿向脚外侧蹬地发力,抬起腿向外侧展髋,在前脚掌接触地面的瞬间,快速做一个 垫步跳,同时重心也向展髋侧移动,换另一侧腿抬起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双腿交替进行,横向移动,完成规定的时间。


抱膝前进

  1. 身体呈直立姿站立,双脚距离与肩同宽。左膝抬至胸前,双手抱膝向上提拉,左脚脚尖勾起。右脚脚后跟踮起,收紧支撑腿一侧的臀大肌;保持背部挺直,拉伸动作持续1~2秒。

  2. 向前迈左腿,换右侧腿重复上述动作。双腿交替进行,完成规定的次数。


屈髋外展跳

  1. 身体呈直立姿站立,双脚分开,距离略窄于肩,双手叉腰。

  2. 双脚跳动,同时抬一侧腿屈髋屈膝并向外侧展髋。接着抬起腿落地跳动的同时,换另一侧完成该动作。双腿交替进行,完成规定的次数。


向后弓步旋转

  1. 身体呈直立姿站立,右脚向后跨步,呈弓步分腿蹲姿势,前脚掌撑地,左腿大腿与地面基本保持平行。

  2. 左臂前平举,左手掌心朝右;右臂贴于身侧,右手置于腰腹部。

  3. 躯干慢慢向左侧旋转至最大幅度,同时左臂随躯干向身体后方外展。目视左手,拉伸动作持续1~2秒。恢复起始姿势,换至对侧,交替进行,完成规定的次数。


后交叉弓步

  1. 身体呈直立姿站立,双脚距离与肩同宽,腹部收紧,背部挺直,双臂前平举。

  2. 右腿后撤一步置于左腿后方约45度位置,双腿呈交叉站立姿势,然后深蹲至感受到左腿外侧肌肉有中等强度的拉伸感,拉伸动作持续1~2秒。

  3. 恢复起始姿势,换至对侧,交替进行,完成规定的次数。


-END-


版权信息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人邮体育联合出品。

图文来自《青少年居家科学健身方法指导》一书。

图片来自©人邮体育。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专家审定。


文章转载请务必保留图书版权信息:书名、封面、出版社,盗转必究


发布时间: 2020-10-22 14:08:53
作者: 人邮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