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赛记:爱因斯坦这老头一定没陪女孩子跑过步!
(图片By蛋堡)
“到今天,我更愿意相信,
能力越强,可以玩的事情越多。”
你有没有哪句话在听到以后,就成了内心念念不忘的单句循环?就像一首歌一样,即便许久不听,再次响起前奏时也能跟着哼唱起来。
应该是在2018年的时候吧,我刷着一条又一条精英运动员的Vlog,突然被一句话击中,那句话是这么说的:
“山就在那里,暂时的休息也没关系的,它在那里的意义是可以时刻迎接你的挑战,而你要做的事就是不断告诉自己,能力越强,可以玩的事越多。”
那句话成了我每次清晨起床犹豫要坚持还是放弃时,自己跟自己说的话:坚持一下吧,现在的一切,都是你是为了以后可以玩的更轻松而做的准备。
2020年,可真的太不美好了。一方面感叹着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转眼就到了10月份,一方面又感觉剩下的两个月仿佛在跟时间赛跑,大家都在希望抢回莫名其妙流逝的上半年。
“乌贼,正式邀请你作为媒体跑者来参加今年的太马的半程线下赛。”
“好嘞!”
何德何能以及何其荣幸,能作为一个媒体特邀跑者参加这次比赛,我内心给到自己的答案,是来自屏幕那边给予过我太多关注的你的关注和耐心。
所以我想借着这篇推文,去跟你分享这场2020年太原马拉松背后的故事和我所看到的一切。
01
“太难了,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我敬佩那些随着岁月增长逐渐学会情绪控制的人们,我敬佩他们无论多么疲惫还不忘向身边遇见的人去传递善意的温暖。
“马拉松,献给城市的礼物。”
这句话是2019年底无锡马拉松发布会时,汇跑的老大李长征站在台上说出的话,只是那时候,可能每个坐在台下的赛事人,都没有想过这一年给自己的城市送个礼会这么的难。
身边认识的赛事人,几乎每一个吧,他们经历的更多是百般尝试之下的无能为力。
所有人都知道,“不可控”这三个字有多么的重。特殊时期,不管多大的事情,都充满了太多的非人力能决定,那不如就算了吧,别冒险了,出了事谁负责啊,对吧。
这话一点没错,可总觉得有那么一点矫情和拧巴。那点矫情和拧巴是,给自己一个理所应当的理由,劝自己接受当下的丧,然后放弃尝试,像极了我们成年以后,所有的不可爱。
如果说孩童时期的可爱是天真浪漫和童言无忌,那么成年之后对于可爱的定义我想就是愿意认真严肃的去做每次努力和尝试,哪怕身边人劝你算了,你也能在内心跟自己说:“为什么,我不听听自己的声音,再试试吧。”
太原马拉松,我们看到的是赛事定期,延期,方案变迁,再定期,而看不到的那些,因为看不到,就不说了。
说说我自己看到的吧。10月17日,我从宁海到杭州,再落地太原,抵达酒店是晚上的10点钟,不算很早的时间了,可我看到的是组委会围坐在酒店大厅的角落,形成了一个个办公桌加班加点地开着会。
你可能觉得“这没什么啊”。的确,这是以往任何一场赛事里每个赛事人的常态,每个赛事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恰恰因为特殊时期,再看到这个画面,脑袋里非常不合时宜的跳出来的是一部喜剧的画面:
“我感觉到,全都回来了。”
这种回归很难,就像我前面的第一句话,“真的太难了”。这种难,不仅仅是赛事人的。往大了说,是一个国家的努力,往小了说,与你我息息相关。我们或许很难去感受惊天巨变一类的改变,但从一些渺小的微光亮起来的时候,我们知道:天快亮了。
这束微光可能是很久没开的电影院开了;很久没见的早餐铺子老板从老家回来了;期待了许久的赛事终于开赛了...
其实,我们有时候想的要的真的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多。一日三餐,一个痛痛快快的热水澡,一个爱人的拥抱,一场想跑就能跑的马拉松。
足够了。
02
“乌贼哥,你放心吧,我会好好跑的。”
“没事,跑不好咱俩就互删微信,以后漂流瓶联系。”
“...”
这段类似职场Pua的对话是我跟宋璇说的。嗯,如果你还记得,她就是那个我们2020越山向海比赛里的唯一女选手兼实力担当。
一个被我们私底下吐槽:
“璇姐不参赛的时候,表现的一点都不像个精英选手。”
“虽然她偶尔偷懒+时常刷抖音+间歇性努力,但璇姐是个赛道上的好选手。”
因为接触过太原马拉松组委会,知道这场赛事举办的不易和关注度,我们一帮朋友私下不止一次催促过宋璇好好训练,具体表现在侯磊磊随叫随到的陪跑服务,我们不油腻青年其他选手或白脸或红脸的旁敲侧击。
因为对于一个运动圈的跑者来说,矫情是没用的,好看的脸也是会老去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步跑出来的成绩是能够赢得别人尊重的。
跑的久了,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可太知道这点了。
宋璇在跟我说让我放心的时候,我浑身所有的细胞都不加掩饰地表现着不放心,但这真的不怪我:
“乌贼哥,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跑,就是有个问题,我想问下。”
“啥?”
“一般全马热身跑多久合适啊,10分钟还是20分钟?”
在太原马拉松起跑之前,宋璇眼睛瞪得像铜铃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乌贼哥,怎么了。”
“没事了,你活着就好了。”
我穿的真的不是裙子!是雨衣!
为啥这么不放心宋璇?可能我从内心里觉得自己欠她的吧。
越山向海时,我是第一棒,跑的稀巴烂。然后接我棒的那个人就是宋璇,她帮我们队把名次从第十二追回到了第八。
在太原马拉松开跑前,随着礼仪人员举着倒计时牌子从5到1的那段时间里,别人在想什么我不知道。我自己发着呆看着牌子,就像一个纠结症晚期选手撕扯着手里的花瓣一样:“去陪伴?去PB?去陪伴?去PB?去陪伴!”
往往人们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做的时候,就会听到命运的指引。真的,只要你去到现场,用心倾听,上帝在现场。
嗯,这句鸡汤不是我说的,是稻盛和夫讲的,当时在书里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飘过的弹幕是三个字——“有病吧。”
但是今天老天给了指引,在我不知道要不要陪伴的时候,身边的“上帝”开口了——
“欸?你是乌贼吗?你昨天不是在跑宁海越野赛吗?今天来陪人跑吗?!”
“是的。”
我竟然没有一丝犹豫?嗯,看来这就是老天的安排了。
一公里不到,我追上了宋璇,为了激发她的斗志,在跑过她身边的时候,我低头撇了她一眼:
“从背后看你,虎背熊腰。”
“........”
她撇了我一眼,没有回话。我一下子放心了,孩子终归是长大了。
她开始懂了,跑步的时候说话容易被摄影师拍黑照,毕竟她可是经历过衡水湖和侯磊磊一起跑的人了。
太原马拉松的选手区别起来很简单。你看看赛道上,跑全马的就基本可以归类为精英运动员,而半马的就是大众选手。
我敢陪精英运动员的全部信心完完全全就是基于两个逻辑:1.我跑半马。2.我带的Namedsport能量胶。
这个能量胶特别好,好就好在昨天我宁海的推文发了以后,老板说,乌贼,推文我看了,写挺好。可我们这给你的胶你也不体现一下哇,你白吃啊!
我可不是因为暴躁老板的“埋怨”才打广告的,Namedsport能量胶是真的好,不好我也不能每场比赛都带着了。
03
听过这一个小故事,是爱因斯坦向别人解释相对论,说时间是有重量的,可以感知的。怎么感知呢?你坐在火炉边一分钟和陪着一个姑娘一分钟,你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是不一样的。
真是扯犊子,爱因斯坦也就是没有陪过姑娘跑步,尤其是这个姑娘小腿还捣腾的贼欢实。
整整1个小时,时间流逝的真特么的慢,慢到我可以完整的复盘这一小时我们俩的全部对话。
“水,饮料?”
“水。”
“水,饮料?”
“不喝。”
“过。”
“顶住。”
“好。”
“吃胶,Namedsport,‘贵’,有用,好吃。”
“好。”
直到16公里分开时——
“你飞吧,我不了。”
“拜拜。”
在16公里之后,我跟宋璇分开了,孩子长大了,有些路终归是要自己走的,这世界上跟年轻人讲道理是最耗费时间的,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年轻人自己摔一跤来的有意义。
反正我是不会承认我跑不动了。毕竟我要做今天太原马拉松给自己跑不动找借口的第一人。
不瞒你们说,跟宋璇分开以后,我才找到了跑步的快乐。那个放松,那个感受到呼吸,心跳回来的快乐。
精英选手和大众选手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敬畏也是敬佩,更是他们用自己脚步和汗水一点点铸就的。
而我,只是个大众选手,快乐就完事了。
快乐的我快乐的晃完了剩下的距离,跑到终点把表一掐,想到宋璇还有21.095要跑,心疼(开心)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相信通过屏幕看到这里的你们,也能感受到我的快乐。如果感受不到的话,我配个图好了。
故事总要有头有尾的,故事的结尾是宋璇最终成绩是2小时53分,恭喜她。
好了,这篇推文就写到这里。
毕竟也下午1点21分了,为了庆祝宋璇跑了个好成绩,作为不油腻青年的小哥,我有责任和义务带宋璇去吃她最喜欢吃的火锅去了,对她来说,单纯的“恭喜”可比不上火锅,一千句也不够。
就这样。咱们下场比赛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