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咕咚
下载

谁不是负重一万斤长大?哪怕再丧也要努力啊



“码字是一个敬畏的生计,

但也会秋后算账,负责一辈子。”

-丁丁ᴿᵁᴺᴺᴱᴿ


这两天有个新闻,让我还挺难受的。嗯,就是大连理工那个研究生的事情。


那封遗书就不贴在这里了,说实话,我能在他的文字间感受到这个孩子应该是一个活得小心翼翼的人,他一直在努力的试图用“幽默感”来调节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只是,他坚持不下去了,选择了放弃。




之前看过一个节目,是关于抑郁症的。里面有个例子让我记忆犹新,科学家以鱼类为例,每每受到天敌攻击时,紧张的荷尔蒙便大量分泌。比如在水槽中投入鱼的天敌,如果鱼能逃脱,体内的紧张荷尔蒙便减少;当鱼长期无法逃脱时,体内的紧张荷尔蒙大量增加。这些无法逃跑的水槽中的鱼,在一个月后患上抑郁症。




对于那个研究生,我不是他,不知道他当时到底经历着什么,也没办法站在道德制高点,说出“怎么不考虑一下父母”,“谁不难?就你难”这样的话。


我也知道“死者为大”,但还是想借着这篇推文,聊一聊:我们如何在很难的时候,继续走下去。


这是一篇碎碎念,如果说文字能分享故事或者情绪,那么先谢谢你为了这篇碎碎念花费时间。


01


国庆期间的时候,跟朋友聚会,我们彼此感慨说:“感觉这个假期更像是过年。”


“是啊~”


我还记得那一晚,我们散场以后,走出店门,明明已经是深夜,街头依然灯红酒绿,带着微醺的脑袋看着眼前的一切,过往皆是嘻嘻哈哈的路人,和身边掏出手机低着头咧嘴笑着回复私信的朋友。


一瞬间我有些恍惚,恍惚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到这个时间点,我才觉得一年才真的刚刚开始。


这个国庆,我们看着热搜从原来的一个个数字,变成了一个个城市重新拥堵,大家在微信群里发着堵车的信息,发着沙漠里游客仿佛匈奴来袭的画面,却都是充满了幸福的。




上半年,我们经历了剧变,每个人都在适应,每个人都在改变。在大时代的裹挟下,有些人的命运开始发生了位移,有些人则是情绪。


有人失落,有人计划被打破,有人被迫换了行业。


我曾以为我会带着这个情绪要过到年底了,然后一边感慨说,要对自己好一点,一边假装努力的自律。


即丧又努力的过完2020年剩下两个月。


但感谢自己稀里糊涂的圈子带给我的动力,我想分享给此刻拿出手机抽出些许闲暇的你。


这两份动力,是来自我的两位网友,素未谋面。


02



我们会调侃一个人三句话不离本行,因为在短暂的一生中,我们所有的认知都是围绕着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围绕着看到的听到的遇见的,建立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活着就是不断用经历去丰富这三观,随着经历的越多,认知的越多,逐渐让自己懂得感同身受,哪怕很多个时候,人类的悲欢离合并不相通。

跟Yeeeeeeee认识的时候,她的抖音号后面还没有“终于回家啦”。

认识的方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2019年的芝加哥马拉松,当冲线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休息,是掏出手机给自己拍了段那时候最激动的心情:

“我红着眼眶熬着夜,可最终还是没放弃跑到了终点,还PB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把这个消息发出去以后,整个微信群寂静无声。哦,国内时间应该是晚上1点了。


然后在我悻悻然收起手机的时候,在路边听到了一句:“你真棒啊,恭喜你完赛。”


这句话在周围一片“well done,congratulations”里格外具备辨识度。


没有什么比他乡遇故知更开心的事了,如果有,那就是故乡在地球那一头,因为距离的遥远故乡不再局限是一个区,一个市,变成了会说同种语言的那个国家。


彼此谢谢之后,就这么认识了一位网友。


疫情最初爆发时,我们在社交平台交流着情况,只是那时怎么都没想到关心也能内销转出口。


再感同身受,也很难切身体会,我们恍惚的上半年,海外求学的人们又经历了什么。直到有一天,她的抖音在名字换成了“终于回家了”。


所有温暖都在细节,难以切身体会的是当落地的他们看到机场标语的“欢迎回家”是一种什么心态。


会不会像我们跑马拉松的人冲线那样,放松又如释重负?


但我知道的是,因为芝加哥马拉松认识的她,的确会像我们跑马的人,马不停蹄的选择再次出发。




当我在留言里写了一句“谢谢回家的你”时,她回复了我一段话,其中一句是,“趁自己还是应届生,可能走得通的路都到处碰碰。”


真好。


哪怕她知道前路坎坷,哪怕她知道一百条路里有九十九条都可能是不通畅的,但她还是会在第一百条路的路口,毅然决然的走下去。


就像...我们在年初的时候,哪怕不知道什么时候马拉松会重启,但我们还是绕着操场一圈一圈的刷着,一公里一公里的练着。


没有人知道,光什么时候照进来,但至少它还是会照进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尽可能站的高一点再高一点,等到光照射进来的时候,第一时间看到它。




03


作为一个间歇性忙碌到飞起的神经运动博主(我是不是很有自知之明?),好起来时是很好的,暴躁起来也是很不像个人的,但还是在生活的某些时候被一些善意感动,想着要耐心点对待别人的小心翼翼。




前几天微博私信收到一长串文字的询问,忍不住笑场,为他的自言自语,想着以前的自己应该也是如他一般的小心翼翼吧。但下意识还是去做了客服,问了身边无锡的朋友给了妥帖的回复。



隔了几天,又被问了该不该训练的问题,考虑了下距离无锡马的时间后回复了一个“跑”字。




中午训练完又收到了他的回复,看到那句“没有你发的那些,我可能没有勇气跑无锡”,就还是一下子有一种被认可的温暖感。

和他一样,我自己也是从小白一点点谨慎又胆怯的成长过来的,一路上也被人无私帮助,最好的感谢是传递,愿自己时刻记住此刻感受,多些善意耐心。

写在最后的话

我们度过了最黑的夜,可在天亮之前,我们却突然间没有动力,这不好。


2018年无锡马拉松,朋友让我写标语,我说,“别说来日方长,今日最好”。


我们所拥有的每一天,都是最重要的。


依然印象深刻的是,在疫情期间,我始终记得我看过一篇推文,文章的末尾是“我们始终相信天是会亮的,只是天亮的那天,我们不该遗忘为此付出过努力的人,我们此刻对他们的尊重,愿我们延续这份尊重。”


这份尊重如何延续?我想,是时刻自省,哪怕因为度过黑夜拥有了胆怯,也能因为穿越过黑夜活的更加真实。


愿我们真实而懦弱,但不要丧失对生活的希望。


愿我们战战兢兢,却不忘内心因热爱而燃起的勇气。


不能因为计划被打乱,就彻底放弃计划。

从现在开始,每分每秒,每时每刻,把失去的时间拿回来。

哪怕报复性参赛,我也要站在赛道上,我要用一次次比赛,来把我花在训练场的付出,变成我本该拥有的经历。

最后的最后,分享一首北野武的诗吧,我还挺喜欢的,希望你也会喜欢。




发布时间: 2020-10-15 14:19:53
作者: 沈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