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咕咚
下载

为了减肥,我竟然对自己做了这个.....

大家好,我是闫只有李,朋友们都喊我老闫,很多人是通过这张照片认识我的。



左边我从前的样子,当然也并不是最胖最丑的时候,但那时候体重应该也有210斤吧。



好多看过我之前照片的小伙伴都好奇的问我,你有最胖220斤时候的照片吗?我想想说,你看我这张照片能有多少斤啊?我觉得也差不多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那么胖谁还愿意天天照相啊。


说实在的,之前我是真没有意识到自己胖的有多丑,直到现在,有时半带戏谑半带鄙视的翻看着自己从前的照片。


在外人眼里,我一直都是个胖墩,因为从小到大我就没有瘦过,正是大家传说的那种喝凉水都长肉的逆天体质。尽管小的时候对胖没有多大概念,但是当同学嘲笑自己、给自己起外号的时候,心中同样会有莫名的伤感和自卑,我不要脸的吗?啊?



小时候称体重不像现在这样方便,体脂秤上一站,手机上也都有记录。而当时在农村里,称体重需要用那种磅,不知道大家都见过没有?普及一下。



清楚的记得上初中二年级那年的暑假,自己的体重正好是160斤,而那一年我才14岁。到了初中毕业的时候更加的夸张,因为体重已经涨到了190斤,这两个数字自己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自己就读的高中离家并不算远,四五公里的样子,所以第一年并没有住校。但是从第二年开始,从来没有体会过住校是什么感觉的自己毅然说服了父母住进了宿舍,其实当时心里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住校期间,自己饮食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自由,那段时间就开始通过节食疯狂的减肥。可能现在说出来大家都有些不太相信,有一个月的时间,自己每隔一天吃一顿午餐,也就是说每两天只吃一顿饭。


不饿吗?肯定饿啊,但是不饿怎么瘦?那时候只知道采用这种极端的、简单粗暴的、伤身体的方法,至于危害,根本不懂。



不过,付出终会有收获,一个月的时间,自己就瘦了30多斤!月初返校还是180多斤的大胖子,到了月底回家就只有150斤,以至于我往家走迎面遇到自家的一个大娘喊了她半天都没有认出我来。第二天赶集遇到我的舅舅和我母亲说,带他去医院看看,别是有什么病。


反观世间万物,任何一种快速换来的结果几乎都不能够长久,不管是感情也好,还是财富也罢。靠节食减肥,只能是一时爽,最终复胖那是肯定的了。


大学的时候,自己和朋友练过一段时间的健身房,但当时也是对健身常识不太懂,而且对于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有所偏差,只知道一味的上力量,以至于最后练成了“大块头”,体重只是降了一点,整个人看起来也是比较“壮”的那种,和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体型相差甚远。



参加工作以后,自己手里有了经济来源,可支配性的资金也变得宽绰了一些,虽然谈不上大吃大喝,但是满足基本的口腹之欲还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有一段时间,自己特别的喜欢吃蛋黄派,几乎每天晚上都能躺在床上吃一包(20个),当然是在晚饭后。


在这种状态下,不胖是不可能的,而且现在的自己再想像高中那样靠节食去减肥几乎是不可能了。那时候手里没有经济来源,仅有的生活费只够正常饮食,而且住校期间活动范围会受限制,外面灯红酒绿的诱惑根本就接触不到。


不过,那段时间自己的体重倒也没有太过夸张,基本上在180-200斤之间,反正是稍微注意下饮食就能降一些。


结婚之后的几年时间,自己可以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而那时候的体重也到达了人生的巅峰,2012年-2013年间,暴涨到220斤左右,连续几年体检都查出中度脂肪肝,而我那时还不到30岁。



我是2010年10月结婚,27岁已经算是结婚比较晚的了,而且在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没要孩子。而从2013年起,按照生育计划自己就开始了正式的运动减肥,其实当初也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至于减肥,顺其自然吧。


陆陆续续的快走了半年,媳妇就怀上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只是后来出了些问题,70多天的时候流掉了。


那段时间,伤心、郁闷、内疚、后悔......各种的负面情绪甩都甩不开,整个家庭都沉浸在一种压抑的气氛当中,自己越发疯狂的快走,当时它只是自己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罢了。



现在我们说,快走能减肥吗?能,但是效果有限。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不管是什么运动,都能够减肥,它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提高自己的心率加快代谢消耗。但是每种运动会存在强度的不同和持续性的长短问题。比如说快走,相对来说,强度较小,但是持续性会长一些。因此它对于减肥的效果要看我们快走的强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如果你能保证每天在配速10分钟/公里之内坚持快走两个小时,当然消耗并不小。


当然,运动并不是绝对的,对于减肥来说,三分练七分吃,就像有的人说,为什么我每天走10公里或者跑20公里就不瘦呢?那你也得看看你吃多少吧?你觉得你运动了,但是吃的比以前多了怎么不说?而且饮食还要牵扯到饮食结构及摄入量的问题。


在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自己的体重大约是200斤左右,能看出来,快走给自己带来了一些效果,但是并不明显。



14年9月的一次偶然机会,自己真正的开始接触跑步。之前快走穿的普通运动鞋也换成了具有一定减震缓冲效果的慢跑鞋。


小区后面有一条新修的马路,没车没人很清静,那段时间几乎只有我一个人每天在快走、慢跑。最初因为体重大,心肺功能也差,我采用的是走跑交替的方式,先让身体适应跑步这个节奏,然后慢慢的增加跑步的距离,直至中间不再快走。我觉得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跑步初学者,对于想跑步的朋友可以试试。现在距离我刚开始跑步已经过去六年时间,而在那条马路上跑步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我因此也获得了“化北路第一代男神的称号”,受之有愧,有愧。



从开始跑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自己完成了第一个半程,配速525,要知道,那还是在190多斤的大体重下完成的。那时候,每一次距离和速度上的进步都是对自己莫大的鞭策和鼓励,而每一斤每一两体重的下降则都能让自己热血许久,再苦再累也能让自己瞬间热情高涨。大家可以看看我当时的运动量,除了跑步还会快走,每天二三十公里是很正常的事情。



最初的半年时间,是自己体重疯狂下降的一个阶段,毕竟基数大、又刚开始接触跑步,身体没有完全适应这种锻炼节奏,而那段时间也是让自己养成好习惯的一段重要经历。那半年,体重基本上是保持每个月8-10斤的一个下降速度,到了15年2月,就降到了160斤,而那时候,媳妇已经再次怀孕,当时自己心里就有个念头,我不要让孩子见到自己胖时候的样子,我要给她看自己最好的一面。


当时,自己每天都会对跑量和体重做详细的记录,月底还会做总结。刚开始只知道一味的追求跑量,增加消耗,早晚各跑10公里,结果才跑了半个月就弄得自己疲惫不堪,一晚上的时间身体根本恢复不过来,后来自己将计划重新进行调整。晚上的10公里去掉,早上的10公里适当加长,这样身体能有更多休息和恢复时间。所以大家知道了吧,我现在每天凌晨4点起床的习惯和雷打不动跑15公里以上的距离就是那时候养成的。



更重要的是,当时自己的饮食特别的注意,虽然说是不至于节食吧,但是不该吃的东西绝对不吃,像自己之前最爱的甜点、饮料、烧烤等,都戒掉了,而油炸类的更不用说,碰都不碰,当时自己还总结了8字真言“少咸少甜少油少肉”,咱且不说它合不合理,反正我是觉得它对我是有帮助的,是真的起作用了,至少减掉的40多斤体重就是个很好的证明。


在跑步之前,自己对马拉松可以说是一概不知的,就像我们现在看不跑步的人不知道马拉松的距离是42.195公里一样。而跑步之后,自己一到周末就开始看一些马拉松直播,而渐渐的这些场面也让自己有了参加比赛的念头。


我的第一场全马比赛是本地的一个小赛事,其实赛前自己对比赛是没有任何惧怕的,因为那年的整个夏天自己都在拼命的训练,甚至比现在还要刻苦,那时候几乎每周末都要跑一个全程,很疯狂。所以首马317的成绩,对我来说既在意料之中,又有点出乎意料。



从那之后,自己就开始疯狂的参加各种比赛,第二年的黄河口马拉松配速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下318完赛,同年北马首次破310,成功达到了当时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标准,这也是我的第三场全程比赛。



耐力相对来说是我的优势项目,在强大的跑量支持下,2017年我连续参加了济南12小时超马和济宁太白湖100+超马两场比赛,并分别获得了第4名和第3名。其实名次倒不是多重要,只是它们在我的经历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我平时很少上强度,主要还是跑量,这样训练的好处是跑全程不煎熬,哪怕是30公里以后的撞墙期也能轻松的度过。但是缺点也比较突出,那就是成绩提升比较慢,有氧有余,无氧不足。所以,在后来几年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卡在300-310之间,甚至有一段时间,我连续跑了11场30几的成绩,却始终没有突破。



我们平时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道理吗?当然!我跑步的初衷是减肥,现在呢?尽管还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预期,但也算是有所收获吧。但是,当现实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你的初心、你的思想可能也就随之变了。减肥减出个国家啊二级运动员,谁之前会料到。



302、203、304......一直到309我都跑过,可就是那层窗户纸,始终捅不破,我不渴望吗?渴望!但是我知道它早晚会来,只不过是要等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


直到2018年的龙口国际马拉松,一点儿预料也没有,成功的PB 254.04,比自己的最好成绩提高了5分多钟。最后冲刺的时候,原以为自己会异常兴奋,毕竟这一天自己等了多年,但是冲线后的冷静的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你应得的,毕竟付出了这么多。



随后,西安258、无锡258、青岛257、海阳258日照258......成绩稳定却始终不能再有突破。其实这时候,我的内心已经平静了很多,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瓶颈期到了,要想再有突破,对我来说只能有两种方法:降体重、提强度。


我现在的体重在144左右,夏天和冬天会有10斤左右的浮动,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重量是正常的,但是在跑马拉松的人来看,体重还是有些大,尤其是对于想破3甚至打算走的更远的人来说。



其实对于我来说,用跑步减肥是我的初衷,但因为迟迟达不到自己的目标(130斤),所以说即便是现在减肥也依旧是支撑我坚持跑步的最大动力,至于成绩我反而看的并没有那么重。


尤其是这么多年以来,自己的体重一直也不稳定,控制的并不是很理想,控制好了140也是它,稍不注意160也有可能,起起伏伏就像气球一样。


然而,我跑步的热情始终不减,因为我知道,如果不跑步,可能就现出原形了,如果再让我回到220斤的那个状态,估计会疯。


我们常说,越野跑才是跑步的最终归宿,有没有道理我不知道,但是自从接触了越野之后,确实感觉比路跑有趣很多,毕竟面对的是高山、美景以及复杂多变的路况,而路跑那种单调乏味的过程在越野中是体会不到的。



从2018年5月的崂百开始,到现在已经参加了TNF100北京、莫干山、大五朝台、武功山等大大小小10几场越野赛事,成绩也都还算可以,比较稳定,还侥幸获得过团体比赛的冠军。越野跑对我来说是跑步的一种升华,如果说路跑给我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那么越野跑则让我学会如何去专注。不管是思考也好,还是专注也罢,都是跑步带给我这一生的财富。



今年的疫情,一下子让所有的比赛搁浅,而正是这段没有比赛的日子,让我们的心沉了下来,再次思考“我为什么跑步”,正如我前面说的,我的初衷是减肥、是健康,可是成功了吗?路是不是走偏了呢?



3月份,自己出了一点儿小意外,事情说大不大,说小呢也不小,月初因为不小心,花盆将左脚大拇趾砸粉碎性骨折,庆幸的是砸的面积不是很大。但即便是这样,自己也整整50天没有跑步。


大家应该都能想象到,让一个喜欢跑步、整天减肥的人50天不跑步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尤其是住院的那段时间,整整在床上躺了15天,每天的步数都不超过10步。因为跑步是我6年来的习惯,即便是遇到再特殊的事情,也不会有连续4天以上不跑步的情况,而这次的意外,真的是让自己悔断了肠子。


我不担心体能会下降,我也不担心成绩会落后,我更担心的是体重会上涨。今年冬天,自己体重控制的特别好,最低到了141斤,即便是过年那段时间也仅仅是重了一两斤而已,甚至大年三十自己还在无任何补给的情况下301跑了一个全马,这个体重是我近20年来的第二低,第一是2017年夏天的139.6斤。



说起17年那次减肥,现在想想也是挺有意思,朋友们都说我的体型就像气球一样,4月15日的泰山马拉松照片让我一气之下决定减肥,那时候经过一个冬天的“催肥”,自己体重达到165斤,从照片上看已经很不美观了。于是从16日开始,自己用了20天的时间减了12斤,40天减了20斤,体重创了自己的新低,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照片。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体重的数字在自己心里有了一个重新的界线。


我们说当你的体重有一段时间维持在160斤左右的时候,一旦高于165,你的心里就会发慌,因为你怕控制不住上涨的这个趋势,然后你可能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减下去。而当你的体重长期维持在150斤的时候,155就是你所能接受的极限。而我现在,心里能接受的体重是不超过145,当然自己努力要让这个数字变成140甚至135,也就是说,我的体重需要减到并长期保持在130-135斤这个范围,而这个数字是我跑步之前所没有想过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而下的结论,这是最适合我的体重也是我毕生所追求的目标。



都说减肥是女人毕生的事业,其实男人也一样,谁不爱美?谁不希望自己身材好?尤其是当你减肥成功后,你会越来越在意你的身材,对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苛刻。


所以今年我发誓一点要减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原本1月初已经到了141,希望已经很大了,结果来了个“春节+疫情+受伤”三连击,让我的体重再次150+。


人都是愈挫愈勇,我也一样,眼看疫情马上就要过去,7月份开始有些比赛有望解封,4月29日取出钢钉后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恢复了训练,因为,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我还要变瘦。



复跑的第1个月,自己的跑量重新回到400公里+,而且除了体能和心肺下降之外,其它无恙,尤其是自己最担心的脚,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我哪等得了?慢跑了一个月,对自己身体的情况也大体有数了,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按照自己之前的计划,5月复跑恢复体能,跑量为主,6月开始强度,速度+耐力,速度以10公里430配速为基础,同等配速距离每周提高2-3公里,同等距离配速每周提高10秒。



体重我当然也有着自己的计划:

5月底145√

6月底140

7月底135

8月底132

......


这些数字是不是看着非常的理想?我为什么在这里说出来,因为自己觉得,说出来就会有更多一份的责任,多一份的认真在里面,就像七尺男儿,一口吐沫一个钉,既然说了,就要做到,要不然自己根本狠不小心。


于是,这就成了我现在的样子。



都说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这么多年的减肥经历告诉我,减肥最大的障碍不是迈不开腿,而是管不住嘴。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所谓的“易胖”体质,喝凉水都长肉的那种。其实,哪有什么“易胖”体质?你要是真能做到只喝凉水,我就不信会瘦不了,我敢保证就算你天天躺着也能瘦。



在这里,我强烈建议那些整天喊着自己吃那么少还减不了肥的朋友们记录一下自己一周的日常饮食,算一下每天的摄入量。以我为例,我的基础代谢是1700大卡左右,这样来说我三餐的摄入基本结构是500+600+400,另外再加200的加餐,如果我早上跑步的话,基本上就处于一种消耗>摄入的状态,那么按道理来说就会瘦。


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这里还有几个问题,首先你能保证一天只摄入1700大卡吗?尤其是对于像我这种爱吃零食的人来说,可能一小包日式海盐小圆饼干就能毁了你一天的成果,而且这种东西热量高饱腹感还不强,知道为什么减肥的人都在追捧代餐之类的产品吧,就是因为商家吹捧吃一根能顶4小时,而热量却很小,净扯淡,我是饿吗?明明是嘴巴寂寞!说白了就是馋。其次以上说的只是理论上的道理,但在实际中还存在饮食结构以及身体素质等因素,例如碳水、蛋白质、脂肪的摄入,身体的肌肉含量等等,这些细节可能会打破你减肥的理想状态。



所以说,我们千万不要想着通过节食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只要能保证好好吃饭,合理的搭配饮食结构,尽量的少吃或者不吃零食,再加上一些运动,保证你能瘦。而一味的节食并不是长久之计,时间久了不仅身体会出现问题,暴饮暴食复胖也是肯定的了。


说了半天说的有点远了,我这30多年走来,的确是不容易,忽胖忽瘦跟闹着玩似的,而且每天那么大的跑量却一点儿都瘦不下来,以至于好多朋友都说我是过劳肥。我也知道是我的作息及饮食有问题,只不过自己始终过不了一个坎罢了。



既然目标有了,牛逼也吹下了,从6月份开始自己准备严格的按照计划来,不光是训练,还包括饮食。自己能从220斤瘦到140,就能从140瘦到130,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给自己3个月的时间来改变。


结果怎么样?我只能说,8月底见。



发布时间: 2020-06-19 16:46:27
作者: 闫只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