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跑过的这一年,每一步都算数
临近年关,静想2019全年,各处奔波参赛,有失有得,闲暇细算共参加大小19场比赛,其中全马8场、半马1场、越野8场、其它类型比赛2场。
NO1. 三亚马拉松(全马)
时间:3月10日
成绩:3小时19分27秒(第52名)
当时报名参加这场比赛也没有考虑很多,一是因为三亚之前旅游去过一次,风景很美,时隔多年想再去一次看看。再就是这场比赛的奖金还可以,前50名就有1000元的奖金,当时考虑如果能跑进3小时的话,前50名问题不大,能减少一部分的支出。
当然,至于温差、湿度等原因根本没有考虑,以至于后来从5℃的山东到了30℃的三亚后,身体极不适应,尤其是比赛当天80%的湿度,让自己跑了3公里就崩了,最后跑出了自己的PW成绩319。
所以,在这里提醒想去参加三亚参加比赛的朋友提前做好功课,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NO2. 无锡马拉松(全马)
时间:3月23日
成绩:2小时58分12秒(第549名)
无锡是自己一直以来都喜欢的赛事之一,一是因为主办方是汇跑赛事,一个组织任何赛事都堪称完美的体育运营公司,它的比赛应该大多数人都参加过或者熟知,例如无锡马拉松、西安马拉松、TNF100越野系列赛、大五朝台等等。还有就是因为无锡举办的时间温度适宜,加上赛道平坦,很容易出成绩。
这场比赛自己发挥的还可以,毕竟冬天胖了不少,拖着160斤的体重硬是勉强破了3,还是在中间去了一趟厕所的情况下。
NO3. 济南国际越野赛(50K)
时间:4月6日
成绩:7小时16分41秒(第9名)
这是济南举办的第一场越野赛事,自从18年开始迷上越野赛之后,我就对此类赛事比较关注。参加济南完全是因为离家比较近,出行成本低,并且支持ITRA积分。原本成绩能够再好点,可惜一路上没有吃能量胶、盐丸的自己过了45公里就开始抽筋了,最后十分狼狈。
NO4. 青岛马拉松(全马)
时间:5月4日
成绩:2小时57分25秒(第61名)
原本是没有想报青岛的,2018年的青岛让我受尽了苦头,坡特别的多,身为山东人的我竟然不知道青岛坡那么多。正好李宁组织精英战队,送赛事名额和战队装备,那就去吧,反正不远,高铁一个小时就到。
还好那一天不是特别热,加上自己发挥的也算稳定,尤其是后半程强顶着没有放弃,最后差点PB(257.04),赛后险些把自己感动哭了。
NO5. TNF100北京越野赛(100K)
时间:5月11日
成绩:16小时07分07秒(第23名)
这是自己的首场百公里越野赛事,都说“人生的第一场越野赛事”首选TNF100的赛事,于是我将我的第1次送给了北京站。
因为听老鸟们说,北京站是难度相对来说较低的一场比赛,无论是爬升、距离还是路面构成,新手适应快,完成比例高。
前50P自己速度没控制好,导致后50公里掉速严重,原本15小时左右能完赛最后用了16小时多,今年我又报了100,而这次我是去复仇的,目标就是进15小时。
NO.6 海阳马拉松(全马)
时间:6月16日
成绩:2小时58分45秒(第97名)
参加海阳马拉松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抢奖金。
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海阳马拉松奖金面广,尤其是对于高水平的选手奖金又特别丰厚,这是我的第三次海马。而这次比赛奖金分配又出现了重大变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男子破3、女子破330选手可平分15万元奖金,这对于具备这水平的更是一个利好,所以,这是为了回血而参加的一场比赛。
还好,最终名次进入前100,同时成功进入3小时,完美。
NO.7 大五朝台之旅越野赛(70K)
时间:6月29日
成绩:12小时34分12秒(第23名)
这次比赛是和十三一起组的70公里双人团队赛,大五朝台同样是汇跑组织的赛事,也是越野比赛的精品赛事,属于那种花钱都不一定能报上名的高水平越野比赛。
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是2018年的一日四季奇观,一场比赛、一天时间,让你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幻,所以,这场比赛也成了自己的首选赛事。
五台山属于高海拔地区,最高处海拔3000多米,对于我这个从没有高海拔经验的人是个不小的挑战,赛前也是各种担心,不过过程还好,我和十三都没有受到高反的影响,甚至在山顶我俩依然不顾的飞奔,一直跑到50公里崩掉,到那里我们仅用了7小时。
不过最后的20公里我俩就开始游山玩水了,一步三挪,最后拿到银幡奖牌,圆了自己大五朝台的梦。
不过也是有代价的,因为没有做防晒措施,回来之后全身褪了一层皮。
五台山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朝圣者、徒步者的圣地,当你放下成绩、放下包袱去享受比赛的时候,或许你得到的更多。
NO.8 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185K)
时间:7月6日
成绩:14小时57分28秒(第22名)
3月份的时候猫哥就联系我,问我对比赛感不感兴趣,自己也没有参加过这种比赛,对于规则等一窍不通,出于好奇报了名。
我们团队的五位成员“黑猫、泳哥、科正、小花、我”提前几个月就开始研究规则、战术等,并分配好了各自的棒次。
赛道位于最美的张家口草原天路,也算是次高海拔,蓝天白云,风景优美,就是有的风口风会很大,而且整条天路起伏较大,基本没有遮阳的地方,防晒也是个大问题。
虽然我们团队没有什么顶尖的选手,但是整体的水平还可以,最后在参赛的360多支队伍里的第22名,并且185公里的总里程用时15小时内,我个人贡献了50公里+900多米的爬升。
NO.9 夏津定向赛(50K)
时间:9月1日
成绩:4小时10分28秒(第22名)
这场比赛由中国登山协会主办,尽管参赛的人数不多,但规格还挺高,邀请了三个世界冠军助阵,运动员管吃、管住,还有奖金。
关键是这种比赛我之前没有玩过,体验一下也不错。
话说那天真热,几度想退赛了,组委会考虑到天气原因及时取消了一个点的打卡,可以少跑四公里。
其实比赛挺有趣的,就是一人发一张地图,你自己根据地图的指示按照1234的顺序打卡,先到者为胜。
前面我基本上跟着别人一起跑,根本不用看地图,一堆人都往一个方向跑,基本不会错,当然,如果真错了,那就更有趣了。到了后面,跑在前面人越来越少,那就得看自己的判断能力了,还好自己完成的比较顺利,第22个完成比赛。
NO.10 武功山越野赛(100K)
时间:9月6日
成绩:20小时9分39秒(第9名)
记得前几年看过一段越野视频,画中一队跑者在高高的山脊上奔跑,云团在风的吹拂下快速流动,场面极其壮观。
从那开始,萌生了一个念头,去一趟武功山!
关注后发现有一场武功山越野赛,刚开始迷上越野的自己,就安排了一场以越野的名义去旅行的赛事。
武功山位于萍乡,和五台山一样是一个徒步者圣地,唯一的区别就是五台山多了一部分朝圣者,而武功山更单纯的是驴友居多。
9月份的武功山还是挺热的,尤其是我们参赛的那几天,比赛当天最高气温就到了36℃,亲眼看着跑在我前面的一个个因中暑躺在CP点。我也一样,身上的衣服整天没有一刻是干的,组委会将前面温度较高、路况较为复杂的地方CP点安排的相对密集,以确保补给及时。
途中几次想退赛,不过自己还是咬牙坚持下来,看着自己的名次一点点提高,19、15、12、9、7、5……最好的排名到了第五。
不过,后悔自己穿了一条短裤,到了60公里之后,由于出汗形成的大量盐粒开始磨大腿根了,这种滋味,真他么难受!原本还没跑起来的自己,只能是八字腿快走了,以至于最后20公里又被好几个人反超。
冲过终点,凌晨2点10分左右,没吃没喝,领了东西就往回走,住的地方离终点2.1公里左右,我用了1小时40分才走回去,可见这一路有多么的煎熬,到了宾馆自己两个大腿根红肿的像是贴上了两个馒头,想并腿?门儿也没有啊,洗澡的时候能够想象有多么的酸爽。
所以提醒想参加武功山的朋友们,一是关注好天气,二是武功山的赛道我跑了99.7公里,大约超过90公里的野路,而且有不少是跑不起来的那种,大家有心理准备。
NO.11 岳阳山越野赛(28K)
时间:9月14日
成绩:4小时22分19(第10名)
这是我们当地的一场小的赛事,也是我们本地跑友入坑的首选赛事之一。
但是并不要因为这个而小看这场比赛,赛事难度系数并不低,之前是26公里总爬升2000+,几乎全部为技术路段,而19年略微修改了一下赛道,前半段不变,后半段改为缓上升的硬化路面,让它更适合初学者。
由于上周武功山的影响尚在,自己大腿还是有些许感觉,发挥很一般吧,前面的山路还好,到了后半段高速路面开始拼速度的时候,就看出腿的耐力没有恢复了,到了最后两公里超了两个抽筋的跑友才勉强进了前十。
NO.12 文昌湖半程马拉松(半程)
时间:9月22日
成绩:1小时34分46秒(第243名)
同样是家门口的一场小的比赛,但是奖金面非常广。
记得刚开始报名的时候在全国还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不少的跑友找我咨询,像这种成本低、奖金面广的比赛自己没有理由不参加的。
再加上从7月的下半月开始自己就一直处于厌跑期,每个月的跑量只能勉强的在300-350之间,眼看距离十月中旬的日照马拉松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自己心里也着急,得赶紧的上强度将自己的状态往上拉。所以,文昌湖半程就成了一个自己比较关注的赛事,实战强度拉练、抢奖金双重诱惑。
赛前给自己的目标是半程125-126的成绩,配速大约是403-405之间吧,但是......只能呵呵了,跑了3公里的35几就崩了。文昌湖的赛道起伏比较大,再加上当天的气温、风力都不是很理想,反正不管是什么理由吧,崩了,赛道长800米左右,成绩134.
只能是说,被KO!
NO.13 日照马拉松(全马)
时间:10月13日
成绩:2小时58分09秒(第41名)
日照应该是我比较重视的比赛,无论是赛事档次、组织、体验、口碑等都无可挑剔,我参加了它的首届,并且还侥幸的跑了第16名,18年因为赛事冲突而没去,今年还是在第一时间报名了。
回想起来,日照的比赛到底有多么火爆,报名开启当天的9小时,全程、半程全部报满。自己选择了这么一场高规格、高水准的赛事作为自己下半年赛季的开场。
不过,没有跑量和强度的支撑,想继续保持300内的成绩真的是很辛苦,过程不多说了,反正就是各种的煎熬、各种的硬顶,过程很艰苦,结果很欣慰。
NO.14 高青马拉松(全马)
时间:10月20日
成绩:3小时22分35秒(第11名)
恰好当地有个小的全程赛事,从家开车1小时就能到起点。原本这一周自己报了西安,但是考虑到参赛的费用太高,来回需要1500元左右,想想还是退了报名费。
由于当天全国的比赛也是比较多,西安、龙口......当地很多的高手都去了龙口。赛前自己分析,高青的比赛,如果自己能正常跑进3小时,名次肯定能进前八名,弄不好还能进前五。
不过,日照我拼尽全力了,原来赛后腿一般四五天就能全部恢复,日照过去一周了,大腿还是感觉比较明显。
前半程平均409的配速,过了半程自己的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疲劳是一方面,由于这是一场野赛,补给点设置的非常不合理,全部在5、10、15、21(折返点)、27(与15共用)、32(与10共用)、37(与5共用)、42共计8个补给点,比正规的赛事真正少了一半,尤其是像我这种比赛离不开水的人是极度的不适应。
半程之后,降速到420左右,到了27公里的补给点,实在是受不了了,吃饱喝足慢慢溜达吧,就这样的走走停停,最后322完赛,不过赛道长1公里。
NO.15 崂山越野赛(100K)
时间:10月26日
成绩:17小时44分19秒(第12名)
去年的崂山是我的首野,当时报的是50公里,而今年的崂山我报了100公里,就想在这个据说难度系数较高的比赛中试一试。
与去年不同的是,去年是6月底举办,青岛正是最热、最晒的时候,而今年比赛时间改为深秋,单从气温上讲就比之前优势了很多。
而且经历了之前的两场百公里比赛,在长距离赛事方面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这一次比赛选择了长压缩裤,避免武功山的惨剧再次发生,同时我还选择了在换装点寄存装备。
事实证明,这些准备工作都是非常正确且理智的,尤其是到了CP7,深秋山上已经非常的冷了,仅穿了一件短袖的自己冻得瑟瑟发抖,甚至有点失温的感觉,赶紧拿了冲锋衣穿上,换了一双舒适性好一些的鞋子,这才好转。
这个比赛自己是比较满意的,基本上没有出现特别大的状况,体能分配也比较合理,不过装备上还是有一些不足,比如头灯、冲锋衣等,后期自己需要再一一的完善。
一路上,想想有心心念念的小伙伴一直在关注着自己,没有理由不去努力、不去拼。为了顺利进18小时,最后五公里左右的硬化路面,5分多的配速自己也是竭尽全力了。当最后冲线的时候,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了,之前所经历的磨难、痛楚都随之消散。
NO.16 济南马拉松(全马)
时间:11月2日
成绩:3小时09分25秒(第87名)
济南自己原本是没有打算参加的,原因只要有三个:
一是去年济南马拉松真的是臭了大街,为了凑公里数硬生生在一个湖转了6圈,虽然今年的比赛和去年不是同一个赛事,但是鉴于之前的名声,自己还是不太放心;
二是赛前看了济南的赛道,大多在经十路上,经十路起伏比较大,不利于跑成绩;
三是比赛是智美组织的。
但是,后期参加户外旅行家的活动,中了一个赛事名额,那就去吧。过程我就不多讲了,赛前就和朋友说预计310左右完赛,自己控制的还是比较稳的。
不过,济南为了这场比赛真的是费劲了心思,参赛包、完赛包里面各种的纪念品、食品等琳琅满目,足见其重视,白酒、方便面、牛奶、阿胶口服液、笔记本套装、能量胶、盐丸、香格里拉酒店一次性拖鞋等等,这是我目前参赛以来见过补给最丰富的赛事,给泉城(济南)马拉松点赞。
NO.17 上海马拉松(全马)
时间:11月17日
成绩:3小时07分33秒(第931名)
北京没有中签,所以说上海就是我下半年最重要的比赛了。
之前参加了两届,第一次是赞助商名额E区出发,最后跑了308,顺利达到直通标准,第二次跑了300,今年我是奔着进3来的。
不过今年上海的天气真的很奇怪,说热温度也并不是很高,北马的破3人数将近1000人,大家赛前都在猜测上海肯定会突破千人大关的,但谁都没想到,上海让那么多人跑崩,而破三人数还不足600人,我所认识的那些朋友,真正发挥出正常水平的几乎没有,以至于到现在成了一个谜。
不过,上海的失足落马更给了自己一个继续努力的动力,上马破3也就成了一个自己内心的一个梦,来年再战!
NO.18 TNF100莫干山越野赛(70K)
时间:11月30日
成绩:9小时31日17秒(第11名)
莫干山是自己第二次参加,去年是自己的第一场夜战,而经过了一年时间的历练,自己无论是经验还是装备,都比自己丰富了许多。
但是不巧的是,这次是雨战,自己的首场雨战!
因为南方本身就潮湿多雨,莫干山的竹林里面到处都湿乎乎的,今年特意穿了TNF的新款FUTURELIGHT冲锋衣及V底越野鞋,无论是防水还是防滑自己底气都比之前足。
其实参加莫干山比赛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见朋友,赛前TNF装备拍照宣传、好友聚餐必不可少。
今年的莫干山的赛道和去年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天气,夜雨、浓雾、湿滑、低温,每一样对自己来说都是考验,甚至到了最后开启了自导航模式。
不过最终的成绩还是可以的,尽管途中跑错了近十次路,但是成绩和名次都比去年有所提升,时间比去年缩短了20分钟,也取得了第11名的成绩,也正是因为整场比赛,让自己的ITRA积分再次突破600分(605)大关。
NO.19 泉野济南越野赛(25K)
时间:12月29日
成绩:2小时34分(团队第1名)
原本莫干山是自己年度最后一场比赛,但是没想到后来济南多了一场“收官之战”,看了看只有25公里,和几个小伙伴商量了一下报了5人团队赛。
主要是我们5人的越野水平在淄博还算可以,再加上团队赛中女选手有个优势,就是女选手的完赛时间减去30分钟再算入团队成绩,这样的话我们的队伍(3女2男)就能够减去90分钟的时间。
其实我们赛前的组队原本就是冲着夺冠去的,我们有信心。但是没想到比赛的竞争还挺激烈,尤其是团队赛。
我中间跑错了一段路,多跑了1.3公里,本来是全场第3,结果成了第4,当然我们团队赛选手的成绩是不计入个人的。没想到的是,前十名有8个参加的是团队赛,第11个冲线的反而成了男子第三,而我们队的燕姐整整比女子个人第1整整快了20分钟。
于是,在2019年我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冠军,虽然是团队,但也是一种经历,希望以后变成一种常态。
2019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2020年自己计划尽量选一些比较经典、档次高一些的赛事体验,至于一些小的比赛或者野赛就不再打算参加了,影响自己的训练计划,甚至还可能对自己造成伤病,真的没必要!
自己将多一些的精力用于装备评测、跑步健身、读书学习上面,就像现在自己一直努力在做的极简主义、宁缺毋滥一样。
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武装好自己的头脑,让自己更加精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