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你被这个图刷屏了吗?
我被刷屏了,有的人晒着自己的改变,有的人晒着自己的坚持。
更多的人,与其说是晒变化,不如说是,通过自己的变化来显摆自己的坚持——尤其是运动。
在这个瞬间,比起不变,改变仿佛是个很好的字眼。随着时间轴线的拉长,没有变得不好,反而是变得越来越好的自己。
一次次比赛的冲线,让我不断的在那段路上问自己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一次次的提高,让我鼓起勇气去接近了曾经想也不敢想的人,参与了他们掏心窝的分享会。
遇见的人很多,可惜精力总是有限,还是想在今天跟大家分享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
2018年在杭州举办的柴古唐斯分享会,因为主持加策划的原因,我认真的听了每一位嘉宾的分享,给我触动最大的,确是兮兮双手紧攥着话筒、一脸忐忑说出来的话:
“我跑越野比较多,大家让我分享,我也不知道该分享什么,我可能属于比较胆小的那类跑者。”
“我胆小的原因,是我总希望对自己好一些。所以我会在日常训练的时候,会很偷懒,也不跑什么间歇跑,也几乎在晚上跑,白天跑怕晒黑。”
“训练这样,参加比赛也这样,我想对自己好一些。所以比起参加比赛,我更愿意花心思在选择比赛上,去选择一些保障好一些,口碑好一些的比赛。”
还记得在那时的我,坐在离讲台很近,头顶的空调吹出来的风扫着脸。身边的跑者问兮兮“平时训练这样,那比赛呢?”
那是2018年夏天的分享会,身边坐的伙伴是谁已经不记得了。可记在脑海到今天的是,”比赛已经很累了,那就要自私一些,对自己好一点。“
真的,你的人生中没有那么迫切地需要来自隔着时空和网络的掌声,你需要取悦和讨好的最大对象,其实是你自己。
”比赛的终点不是终点,回家才是“这句话,我想是大部分伙伴都曾在朋友圈里看到的话,可比起这句话,我想前几天的《奇葩说》李诞那句阐述更让我印象深刻。
那一期节目是讲如果你手里有一瓶“去除恐婚水”,你要不要喝?
作为反方导师的李诞最后总结时说:“我们小时候都听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么,然后呢?”
一次次的冲击PB,是为了那一时的回馈,可马拉松也好,越野跑也好,它是我们的爱好,却不该成为我们的精神鸦片。
当收获荣誉,冲线以后,多巴胺分泌的快乐存在于那个瞬间,那么然后呢?
然后,我们依然要返回去工作,上班,开不完的会,做不完的PPT。
然后,我们依然要回到自己的家庭,去品尝我们的天伦之乐,去肩负我们的生活职责。
因为马拉松和运动带给我的,更多是放松。它是我在因工作疲惫,感到生活压抑之后让自己放松的一种方式。
然后是调整心态,以一种平稳的心情更好地回归工作,回归家庭。
这才叫爱好,正确的爱好,不喧宾夺主的爱好,不种下矛盾的爱好。
从因为老婆的一句无心的话,“你怎么现在胖得油腻腻的”,我开始逼着自己跑步。
到前不久回家以后,老婆说:“我好久没联系的同学竟然说他关注着你诶,你现在真厉害。”
我变了,开始变得被更多的人关注,这是最初出发时都没有想到的事。
也会因身边人在背后议论“你们有没有觉得乌贼变了”的时候觉得委屈。
也有一些岁数大点儿的朋友,教会了我,人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我们做不到面面俱到,那就做到认清自己想要的和认可的。
三观不合的友情,终究只能靠利益来维系;强行捏合的情谊,时刻都在担心缝隙会变成裂痕。
所以,我想变得更纯粹一点,留下一些不需要外力来施压就能自然而然走到一起的朋友。
训练和比赛已经很累了,何必再给自己加量;工作和生活已经很充实了,何必再给自己找事儿。
于是,我开始微信删人,我开始尝试着低情商拒绝一个又一个社交。
然后你当然知道,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就得承受别人的指责。
然后,在社交网络上,没有人会记着一件事情,超过一周。
我变了,因为跑步这件事,我开始逐渐问自己更多的问题,也尝试着在这段路上找到更多的答案。
开始变得认为,因为跑步这个爱好相遇的伙伴,最好的社交场合,是在赛道。
开始变得自私,自私的把精力聚焦,聚焦给更多值得的伙伴,彼此陪伴的更长久。
世界那么大,人跟人之间总会走散。既然都要走散,有些人,走散的早一些,我好留下时间对自己好一些。
至少,在成长这件事上,改变从来不是坏事,一成不变才是。
文中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私信联系我。我会尽快处理,感谢理解。
发布时间: 2019-11-27 16:24:30
作者: 沈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