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第四期(8~12周)
本系列运动康复计划内容总结自《骨科术后康复指南》及各类机构的ACL康复指南,仅适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对于术中伴随有半月板缝合/切除、侧副韧带重建等手术处理的患者存在差异。请与手术/临床医生或治疗师等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后,根据个人的实际康复情况,参考或适当调整康复计划。
术后的症状较复杂多变,本文仅作为整体性的运动康复计划参考。个性化、针对性的康复计划更有效、更安全,您可以通过术康联系专业康复师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评估/治疗。
第四期(术后8~12周)
本阶段康复重点: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继续提高矢状面的膝关节稳定性和肌力。
第四期康复目标
1、全范围主动关节活动
2、慢跑
3、双脚跳
1.原地小碎步
目的:
改善下肢协调性,提高肌肉反应速度。
注意:
① 脚尖与膝盖方向全程保持一致
② 渐进加快步伐速度
③ 少量多次
方法:
原地分腿站立,交替进行单脚小跳跃,逐渐加快频率
2.交替侧弓步
目的:
改善侧方的稳定性,重建侧向动作模式。
注意:
① 脚尖与膝盖方向全程保持一致
② 身体面向前方
方法:
原地站立,侧方跨出一步,单侧半蹲,随后蹬伸还原并收回侧方的腿,交换对侧。
3.原地高抬腿
目的:
改善协调性,提高平衡
注意:
① 对侧上肢摆动
② 提高大腿至水平位
③ 维持平衡
方法:
原地站立,交替高抬腿,使大腿接近与地面平行,并维持身体平衡。
4. 前后交替弓步蹲
目的:
改善股四头肌、臀肌、腘绳肌等矢状面肌群的肌力。
注意:
① 脚尖与膝盖方向全程保持一致
② 躯干直立
③ 维持身体平衡
④ 垂直向下蹲
方法:
原地站立,向前方跨出一步,重心前移,垂直向下蹲,随后蹬伸还原并收回前侧的腿,交换对侧
5.深蹲
目的:
改善股四头肌、臀肌、腘绳肌等矢状面肌群的肌力。
注意:
① 脚尖与膝盖方向全程保持一致
② 注意重心分布
方法:
双脚分腿站立,重心均匀分布,向下蹲至60-90度,维持2s后反向站起
6. 靠墙单脚浅蹲
目的:
改善股四头肌、臀肌、腘绳肌等矢状面肌群的肌力。
注意:
① 脚尖与膝盖方向全程保持一致
② 重心后倾
③ 躯干保持笔直
方法:
靠墙健侧挂起,患侧单脚站立,保持身体直立,缓慢下蹲40-60度即反向站起。
7.单脚站立+四方摆动
目的:
改善平衡。
注意:
① 避免股骨内旋
② 维持身体平衡
方法:
患侧单脚站立,健侧腿分别向前,向后,向侧方摆动。
8.弹力带侧向半蹲走
目的:
改善臀肌和股四头肌肌力,重建侧向动作模式。
注意:
① 脚尖与膝盖方向全程保持一致
② 两膝关节间全程保持打开
方法:
原地浅蹲,保持浅蹲姿势,向侧方迈开一步,重心转移向侧方腿,交替向侧方移动。
9. 原地双脚跳
目的:
重建弹跳动作模式。
注意:
① 脚尖与膝盖方向全程保持一致
② 两膝关节间全程保持打开
③ 落地时屈曲下肢
方法:
原地站立,浅蹲后做蹬伸动作,垂直向上跳起,落地。
10. 慢跑
目的:
提高心肺耐力、下肢肌耐力
注意:
① 注意重心分布
② 注意缓冲,足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