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了丨西嘉,生日快乐
“喜欢是有意疏远又抑制不住的靠近。”
01
25,是真实微妙卡点的25
去年的5月9,农历的3月24,24了。
今年的4月28,25了。
原来未曾觉得有多意味。可能是因为我这张胶原蛋白充足得过分的脸,也有可能是每次比赛都被人说是未成年或是说我看起来的年龄比我实际小很多的话听多了,时间一久,就觉得我好像还真的就在那个年龄段。
直到前几天看到武汉马拉松成绩证书的分段排名,我终于“荣幸”的跻进了25—29岁这个年龄分段,凑巧的是,排名正好25。
突然觉得,“哦,我25了”。
之前一直置若罔闻的:
“25了,要涂眼霜了。”
“25了,新陈代谢率就开始下降了。”
“25了,30的中间卡点,所有数字的整数半除,就是一个不上不下有些尴尬微妙的卡点。
像抽水马桶上的半干水渍、还剩半截的卷纸、卷发棒上的几根头发,开始糊化变粉的半块馒头。
02
25,谈谈跑步以前
“我没有很多遗憾的事,在跑步以前”
改变能改变的,无法改变的安心接受。所以也没有很多让我觉得遗憾的事。
高中复读完毕,考上了想考的川美(考外省的时候没有考国美和央美倒觉得有些可惜)。然后学了几年拉丁,大一的时候出了散文,然后认识了我喜欢了好几年的一个台湾的推理作家,给看了7年的推理杂志画了插画。每天8个小时的学英语。除了上课、画画、看书、写文章、做做饭就是打羽毛球。裸考过了英语4、6级、考了雅思、给别人做过英语私教、给饭店画过墙绘、自己学做了中西式点心、翻糖、搞整了美食比赛,甚至还做了私人的手工美食订制。过得从未有过的充实。
那时最大的治愈就是看美食剧。《孤独的美食家》是我焦虑情绪无处排解时的慰藉。
那时有个美好的想法,就是好好学着,能去英国继续念书。最后可惜阴差阳错。
但也许,有的安排就是这样的安排。
03
25,跑步,你好
“你没想到的,如期而至”
要说最让我没有想到的事,是我会喜欢上“跑步”这项运动,并让它真的串联起来我后面的生活。
和很多人选择跑步的原因一样,我是怕长胖,加上原来一直不喜欢运动的老爸开始了跑步,所以我也选择了跑步。我还记得我开始跑步的那天是2015年的7月10号。
跑步的开始是很痛苦,总是想要放弃,尤其是最初瞎跑,对于科学跑步一无所知而受伤(从足底筋膜炎到跑步膝到跟腱炎,但是我硬是没有停下来过,所幸的是伤病被我磨好了)的时候,但想到一停止说不定就要反弹,我又是个死磕到底的人,所以咬牙必须扛下去。
“坚持一个东西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喜欢它。”
然后,我把这种佯装的喜欢,变成了真正的喜欢。然后有了习惯,接着成为生活日常。
在最后即将毕业的一年,2016的3月19,22岁生日前,我跑了我第一场马拉松,是家门口的重马。从最开始的10KM到半程到直接跨到全程。4小时28,我所没想到的,如期而至。
同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我也完成了另一本小说的终稿。它叫《双邪耳》。灵感来源是从小在爷爷身边听的那些民间故事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本书应该是致敬给我最爱的爷爷。虽然他已经离世。
六月后,在家呆了一年,写了一些东西,画了一些东西。跑步始终是陪伴在身边。
每次回忆起那段时间,总是说不出口的甜涩和回甘:凌晨四点的夏季、五点的冬天;漫天晚霞、日出的红云;还在入睡的城市、楼下点心店腾起的缭缭雾气;夜晚的湖边和天上的星月;滂沱的大雨和冷冽的狂风;倦怠或是兴奋;无数的腹稿、恍然大悟或者空白;节奏的呼吸和脚步声或者间歇的窒息呕吐和畅快感。
这是我跑步给我带来的所有的可以堆叠起来的点滴。
04
25之前,我遇见的你们
我不太是个轻易交心的人,但是情绪的触角却是敏感。也很容易被细节触动。
大学的时候,感谢Ellery林斯谚(虽然估计他看不见),我一直说他是我的贵人。第一次看见他的名字是我中学看《岁月推理》的时候,他的名字好听好看得像个笔名,他的推理小说总是给我不同于其他作者的哲学意味。(后来他去澳洲念哲学与美学的PHD了)。后来认识,我的第一张作品就是给他的文章插画,包括他的新书。有一种情谊是我没有说出来的,你能理解。
然后,就是开始跑马后结识的朋友:
乌贼,那个17年广马遇见叫我“in...什么”的,优秀得我完全不敢想象会有交集的海产。
对我的帮助和包容真的很多。感谢放在心里,很珍惜,所以我也不会计较从你最开始说“广马的时候,你瘦得从我面前跑过,你裤子都要掉了”到“你这个胖子”......
总是为我排解烦恼的叶姑姑、时光大表哥,还有总是和我一起吐槽,毒舌无比的旧时光,旧叔叔。
还有说话像个50岁老头子,看起来高冷,实际上却还蛮温柔,细心细腻的大D哥。第一次比赛结束后被人在终点等待,那样的感觉真的很窝心。谢谢你。
还有“腹有诗书气自华”、接地气又可爱又慈祥的赵姐以及放我鸽子的晨妹。
还有我的两位哥:晓亮和春儿,以及琰姨。
.......
想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有的没有说出来,你们的帮助和温暖我都记得。
谢谢你们。有一种温情是放在心上。
05
25,沉淀与理智,狂热与分寸
“最初的是强迫,沉淀下来的才是热爱
表面的虚浮是狂热,理智的底色是分寸”
还有不到三个月,跑步就4年了。我曾经说,在跑步上的勤劳度,我自己基本是无愧于心的。历经过巅峰到18年晦暗的本命年。因为受伤,虽然没有停跑,但基本上所有的自信都被摧毁得干干净净。
历经暴食症、不断的自我怀疑,不断的想要放弃,想“是不是我的跑步生涯也得终结”或者是赌气的“我再也不跑步了”。
到“我不能就这样自暴自弃了”,这样放弃很可惜,我不太甘心。最难的那大半年时间里,没有人可以倾诉,那时才发现,能陪伴自己的,帮助自己的也就只有自己。
所以我也不知道怎样走了出来,也许是开始硬着头皮的扛,是自我的不断脱敏心理暗示,就像比赛时一样,“真正难受的时候,你发觉平日里所鼓励你的所有的因素都不管用。不管是老科的凌晨四点、朱一龙的脸”都抵不上一句“再坚持一会儿”的自我循环重复的催眠。
重新开始找回曾经自律到变态的轨道,比赛也从18年一路PW到开始慢慢恢复原来的状态。对于跑步上也多了更多的冷静和理智。
都说,跑步的时间越长,人会越静。会学会合理的放弃。会学会很多审时度势。会适当的示弱和认怂。
原来即便状态再不好,遇见再意外的情况,都会完成既定的跑步任务,没错,我定义为“任务”,现在却是状态不好就休息,然后完成一次高质量的训练,告别垃圾训练和强迫式后遗症的训练。
“最初的是强迫,沉淀下来的才是热爱
表面的虚浮是狂热,理智的底色是分寸”
很多道理我们都明白,都能想通,但理解、相通并最终能真正去做到它,从来都不是一个一气呵成顺畅的过程。
它们总是会被我们彼此脱节和分离。
我很感谢去年一年的伤病、一些颠簸,让我成长。
06
25岁,我要许三个愿望
生日许愿这件事的效用对于我来说,和过年上坟烧香许愿没啥两样。
自己靠努力能实现的事就不要去许愿了,许愿要许的是人力不可左右之事。所以这么多年基本上都是什么家人朋友自己身体健康之类的愿望。没有变化。
但唯有一个愿望许了好几年,从未实现。
想着今年必定是不会实现的,既然如此何不像赵姐说的那样,大胆(痴心妄想)一次:
我的终极愿望就是#拿下朱一龙,登上人生巅峰#
西嘉,不要再打着16岁的幌子“招摇撞骗”了,先提前祝福了。
还有:生日快乐,西嘉。真诚的。
♥
最后又及:
我出生那年的阳历正好是5.4青年节,和柯南同一天生日。5.4青年是不一样的青年。
最后的最后:
图片来源于: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华晨宇的烟火里的尘埃。
歌很好听,每一首歌都是一个寓意。
看着飞舞的尘埃 掉下来 没人发现它存在
多自由自在
可世界都爱热热闹闹 容不下 我百无聊赖
不应该 一个人 发呆
只有我 守着安静的沙漠 等待着花开
只有我 看着别人的快乐 竟然会感慨
就让我 听着天大的道理 不愿意明白
有什么 是应该 不应该
我的心里住着一个 苍老的小孩
如果世界听不明白 对影子表白
是不是只有我 还在问
为什么 明天更精彩
烟火里 找不到 童真的残骸
《烟火里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