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咕咚
下载

赛道摄影师背后2丨覆盖拍,从报名就开始抢坑位

第二篇    覆盖拍是从报名就开始抢坑位的


马拉松赛事需要报名,摇号,抽签,中者欢欣鼓舞,未中者垂头丧气。是的,这种场景在朋友圈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出现,经历的多了,似乎都有点习以为常了。


你们不知道的是,摄影师,其实也在经历着同样的事情。


一场赛事,从发布开始,摄影师就在做排期,几月几号有哪儿哪儿哪儿的赛事,其中哪一场人数多少,哪家主办,哪些跑团参加,线路图,转场计划是否易于实施,往返大交通住宿大约费用多少,交通工具班次是否合适……作为一个成熟的马拉松摄影师,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然后决断是否报名这场比赛。

 



一旦作出报名决定,那么就要抓紧时间去报名。首先是关注赛事摄影平台的该赛事拍摄报名信息。别错过了报名那就一首凉凉唱给你了。然后是要区分任务拍摄和自由拍摄。到底选择任务拍还是自由拍呢?先容我向大家解说一下什么是任务拍什么是自由拍。

 

自由拍,顾名思义,自由自在的拍。你想在这场的哪里拍,拍多久,用什么设备拍,拍完上传到平台多少张照片,还是一张都不满意,不传了,都是可以的。所以叫自由拍。当然啦,这样自由散漫,自然是不会给你下达任务指标的,既然没有任务指标,那么也就没有资金支持,没有拍摄津贴可以拿的咯。哦,对了,自由拍有没有证件?在满足任务拍人员证件需求前提下,或许会多出几张证件,你比较熟悉,先人一步,证件或许就有你一份啦。至于自由拍收入方面,我绝不避讳的告诉大家,来源于照片答谢。一场国级赛事,如果是3万人规模热点赛事,拍的正常,我的答谢应该在1000元到2000元区间属于正常。这个钱,是一分钱一分钱答谢积累下来的。看似不少,稍后我给你们分析一下你们就会觉得原来这么少。先按下不提,我们赛后篇再谈。

 

任务拍,下达的拍摄任务是全马普通意义下拍摄不少于15K张照片,并可以识别到照片中的号码牌&面部。最少最少你要能有12K张可以识别吧?你要是拍了15K张,而只识别出5K张可用照片,那么我挺替你担忧的,你是如何混入任务拍行列的?接下来你还能不能接到任务了呀?


什么是拍摄量,什么是识别率,什么是识别数量,什么是下载量,什么是答谢,我们先做个普通版本的名词解释吧。


2016年,当年的马拉松摄影师全国可能不超过1000人。当然,风11当年就是这个领域的大神。在那个年头,风112016南京马拉松拍出了单场11K张照片的小纪录。因为那是我第一场马拉松覆盖拍摄,所以我印象深刻。在那一场,我拍摄3K多张照片,当时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甚至觉得我自己好神奇好厉害。赛后总结时才得知风11一个人拍了3个点位11K张照片。这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哥哥。这叫拍摄量。即单场你拍了多少张。

目前我所知的单场拍摄量纪录:


*7.6万多张:黛吾颜2017上海马拉松


*我个人PB6.6万多张,2017年上海马拉松


 

识别率

以拍摄一万张为例,如果将这一万张照片传输到平台,平台通过AI识别,对号码布进行识别分发。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照片是无法识别出运动员号码布或者无法识别出完整面部特征的。最终,可能识别出8000张照片,那么识别率80%。这个数据证明拍摄者成片率。虽然不那么公平,但是这很科学,毕竟没法送达的照片,拍的再好也没价值,只能沉淀于服务器数据里。所以呢,喜欢侧颜杀的小伙伴们,你们的照片,有不少是我们摄影师肉眼挑选出来给你的吧。赛后篇也会提到这个话题,咱们到时候再来聊聊你的一句给我找张照片呗,对我有多大的伤害。

 

识别数量

不必多说,看懂识别率话题,就知道必然是先有识别数量才有识别率。话不多说,越多越好。


下载量

哈哈哈哈,这个话题比较沉重,容我收拾一下心情给你娓娓道来,咩哈哈哈哈……

还是打个比方吧。一万张拍摄量,似乎这个数字不满足任务拍要求,但是好算,10万张又不太现实,至少有小伙伴曾经扬言冲击未果。


好吧1万张为例。拍完后上传,识别后,用户会查询到相关照片,并根据自己喜好下载照片。这个下载量,就是你上传的照片中一共被下载了多少张。比如1万张,下载量2000张,那么你的下载量2000,下载率20%算是中等水平。高手能达到25%-30%甚至40%下载率。至于40%以上的下载率,我觉得,值得仰望,值得供起来!


为了说明任务拍,我们一下就扯远了。赶紧抓回话题接着唠。


任务拍是有考核指标的。相对应的,会有拍摄津贴作为基础收入。我不避讳这个话题,我曾经说过,我不会接没有津贴的自由拍。我一定是拍摄任务拍。原因我并不认为我这样的摄影师要廉价到去接没有津贴什么人都可以报名的自由拍这种形式。好吧我自大了,我写完这篇去反省1分钟总可以了吧……


任务拍我说明白了么?

 

好吧,任务拍总是香饽饽,平台里几十上百个摄影师为了这十几个二三十个任务拍名额,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拼拍摄量拼下载率拼识别率,各种拼吧。


工作人员在选择摄影师的时候,也是很困难,手心手背都是肉,让你去不让他去不好,让他去不让她去也不对。哎,何必为难自家兄弟呢?


我倒是建议建立摄影师分级管理体系,确定哪一级摄影师优先级别多少,给定级。包括津贴金额也定级。这样优先的不去了往下排。比赛那么多,高级别就那么几个,就不会再有抢着吃肉,骨头没人啃的现象了。如果能同时对每场赛事进行摄影师配比分配,例如某场赛事去高级摄影师X个中级Y个初级Z个?这样可能也会有些优势。想升级,数据说话。打怪才能升级。


刚才我们说到了任务拍抢坑位打破头,其实并没有打架,只是一个形容而已。想表达摄影师们现在的一个窘境。

 

好,我通过一番竞争和搏杀,我拿到某场比赛任务拍资格了。接下来,我要做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分析赛道和规划拍摄计划了。这么看似好玩,而实则困难重重的事情,咱们下篇接着聊呀。



关注我,关注马拉松摄影

我是赛道摄影师

我是Tommy




发布时间: 2019-04-16 17:16:22
作者: 摄者T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