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摄影师,其实是这样完成一场赛拍的
你好奇马拉松赛道摄影师都是怎么完成一场赛事拍摄的么?
好,我们来解码马拉松摄影师
这是一篇纯干货
根据我参与编写的课件改编
所以……
不要纠结于排版和语气语调
看内容就好
首要任务
先提个小要求,建议大家注意,那就是
安全!安全!安全!
这是贯穿整个拍摄活动的第一条准则
没有安全前提,什么都是白搭。
覆盖型拍摄的特质是尽量多的覆盖参赛选手
为每一位选手留下参赛的记忆和影像资料
在这个前提下
如果你有能力
有时间和兴趣
再拍一些类似写真类的作品
那就更好了
先谈谈设备吧----机身及基础装备
以不低于1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作为基础
最好是单反相机
如果是全画幅单反,就更棒了
镜头以长焦配合广角为主
存储卡卡速满足自己设备的高速连拍即可
卡容量建议单卡够拍摄达到要求1万张或以上为宜
除了换卡需求外
最好携带备用卡以防万一
电池方面
请尽量满足一台单反相机两到三块电池
微单请再多带两块以备不时之需
马拉松拍摄照片格式要求:
不低于1000万像素JPG
接着说设备----镜头
使用长焦镜头
建议大家配合使用独脚架
并将独脚架固定在镜头脚架接环
而不是相机底部
目前我最常用的是70-200/F2.8镜头
备用镜头可以是变焦、定焦、增倍镜等等各类镜头
我个人是选择16-35/F2.8和50定焦镜头以及2X增倍镜作为镜头补充
再说设备----防护
拍摄马拉松很有可能遇到雨天拍摄情况
不管你使用的是什么级别的单反,镜头
哪怕你用的是1dx2/d5这样的顶级专业相机
也请做好防雨准备
毕竟防范于未然
设备都是自己心爱的东西
目前最常用的防雨方法大致为
相机防雨套、打伞、防雨布包裹、帐篷以及
放弃拍摄
如果不是狂风暴雨直接停赛
我不会轻易选择放弃拍摄
只要运动员还在跑
我没有理由说我坐着不拍
都不如跑42.195公里的运动员坚持
只要他们在跑
我就要拍
这是我的个人信条
我的设备清单
我使用的设备清单如下:
佳能1D3机身/1DX机身/53d机身,共计配备11块电池
佳能16-35/24-70/70-200/2X等镜头
佳能580II闪光灯及电池
cf卡32x8+64x3
sd卡32x3+16
独脚架带二维云台
摄影装备双肩包
读卡器充电器等
拍摄用工作马甲
救援毯若干
能量棒,水等补给若干
手机平板及充电宝若干
其他个人物品等
2017年4月时我的马拉松拍摄装备
2018年1月时我的马拉松拍摄装备
2018年5月用于赛车摄影的装备
谈谈现场秩序吧
马拉松赛事在各地都是比较受关注的群体活动
当地相关部门都会高度重视
因此,安保人员会比较多,并比较负责
所以,即便你有赛会工作证,也不要与其发生任何冲突
服从管理
哪怕他们的指令是有问题的
也不要发生任何形式的冲突。
我去年在拍摄南京马拉松、合肥马拉松和福州马拉松时
都遇到过或见到过冲突可能
记得要克制
我们要安全的为跑者拍摄
敲黑板!
进入摄影现场话题
现在咱们进正题。拍摄部分。
分三个方面说说吧。
位置选择
马拉松赛道大多是环形
也有起终点不在一起的长条赛道或者非闭合环形赛道
那么在哪里拍
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
以2017年金鸡湖金马赛道为例
起终点在一起,形成顺时针环形
短程14公里由12点跑到6点结束,半圈
迷你跑和亲子跑则在起点周围完成
这条赛道
出发点、1公里处、4公里处都是人员最密集区域
赛道曲折,速度慢
适合抓拍大人群经过,抓一些大场景
带入具有地标建筑会比较容易拍出好作品
选手体力充沛,心情好,多抓表情哦!
6到11公里段,向南跑
早上9点多,向南跑赛段顺光侧顺光,相对比较好拍些
注意带入周围建筑环境
由于是在街区内,拐弯比较多
赛道围栏会比较多
广告板也会比较多
可以作为背景带入
也为赛会做做工商服务咯
11到16公里段向西跑
短程马拉松终点,李公堤都在这里
风光好,容易出好片
预计会有逆光拍摄情况,注意!
16到19公里段,向北跑
著名的秋裤在这里
除非你用超广镜头,否则秋裤没法近距离全部收入画面
如果是我,我会在接近18.5处拍摄
19到终点,向东跑
这段也是拍摄重点
由于接近赛道终点,选手表情可能会因体力问题比较难拍摄
也由于接近终点,队伍会拉长
比较适合拍单个或两三个人的特写
起终点
这里是密集到达,密集出发,密集人群,什么都密集的地方
管理也会最严格,注意别违规
拍选手冲线,带上龙门,是最受欢迎的
特别是带上龙门上计时器的片子
通常除了起终点或者赛道总长度短
或者交通问题不便于转场的情况外
我是会考虑至少进行一次转场拍摄的
即一场赛事拍摄两个或以上位置
拍摄注意事项
佳能相机使用ai-servo连续对焦模式
可以大胆放弃one-shot模式
注意!对焦点要确定对着你要拍摄的主体
尼康相机相对应的是af-c对焦模式
由于我本人使用佳能系统
之后所有拍摄说明均以佳能相机为例
启用高速连拍功能
并设置成第二张合焦优先
光圈设置
光圈不必全开,日光下F8-F11都可以
阴雨天可以适当开大光圈
我阴雨天惯用光圈是所用镜头最大光圈收一档使用
这样可以保证有效的景深,避免不必要的虚焦片出现
快门速度
如果不是刻意要慢门追随效果
建议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250
我习惯于在相机设置里设定安全快门速度为1/250
实际拍摄快门,建议在1/400或更快
iso设置
这个我直接选iso auto
自动空间为iso100-3200
没问题,相信相机,放心用
机内优化设置
高光优先我会打到弱或者关闭
高iso降噪关闭
回看关闭
照片风格人像
追焦模式足球
也可根据个人拍摄习惯自行设置
镜头设置方面
有is/vr的,打开
防抖很好用
有遮光罩的,戴好,会保护你镜头
我拍摄中没少被跑者撞擦碰机身镜头
特别是在起终点人员密集区域
打开相机内的机内旋转
否则竖拍的照片在电脑上以及后台显示出来是躺着
构图
拍跑步,我认为最好取景高度是跑者腰部以上颈部以下
这样人不会变形,拍的也会比较漂亮
摄影师也可以选择坐下拍摄
坐地上会机位偏低,还会比较冷
所以,带个马扎也是很实用的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躺下仰拍或者爬到二楼俯拍
这就要靠你自己的思路了
拍摄注意点
对焦点对着哪里?这个问题很好
普世观是对焦在人面部甚至是近处眼
然而在运动拍摄中,这是极其困难的
即便是顶级体育摄影大师
也没办法保证拍摄运动能每张做到正确合焦面部
那么马拉松运动对焦对哪里?
号码布。没错,号码布
至少我和我的很多小伙伴是这样做的
如何做到主体清晰?
高速快门+小光圈
那么亮度不够怎么办?
ISO自动
如何做到抓住一个精彩瞬间?
预判加高速连拍
如何预判?拍几场就有经验了
现在我们来几张案例照片,涉及虚焦问题,
构图问题,亮度问题,摄影机位选择问题。
大家尽量避免这样的问题
前景虚化主体偏小 ,差评
全局失焦,差评
人太多主体不突出
这两张是同一张,注意下水印位置?
没设置机内旋转
照片躺下了
再来几张我喜欢的片子
我觉得这些还算是满意
拍摄前后及其他
大多数马拉松采取一枪起跑方式
发令时间多是0730-0830期间
在起终点附近0700就会有选手大量到达的情况
工作人员更是可能凌晨三四点钟已经到位
我们摄影师一般会提前至少一小时到达相应区域进入拍摄机位
一来防止机位需要调整
二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调试检查好设备
三来拍拍花絮
工作人员也很棒
他们和我们一样
虽然不跑
但也是参与者
我很愿意为他们也留下影像资料
发令后,大家可以关注当地广播
一般会有相关赛事实时播报
可以跟进赛事进度
了解先锋何时到达你处等信息
拍摄中需要转换拍摄位置的摄影师
这个时候你需要发挥你的体能了
选手在跑,4分钟一公里平均速度
我们也要跑,不过我们要背着十几公斤设备安全的跑
注意线路规划,我很悲惨的被这种事情折腾过
由于围栏围墙河流遮挡,没能准时准点进入预定拍摄位置
差点弄砸了一场比赛的拍摄任务
所以有条件的,最好提前探好路,做好线路规划
关门和终点
关门兔和收容车是跑者最后位置
关门兔和赛道收容车经过你的拍摄位置
则表示你这里即将撤除赛道围挡,道路将开放
也意味着你的这个拍摄点任务接近尾声
收拾好设备,去下一个点,或者去起终点吧
转场交通一直是我最纠结的问题
想过用滑板车自平衡车折叠自行车什么的
觉得都不是很靠谱
我现在选择用公共交通配合共享单车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有这个能力,顺路搭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摄影师补给问题
拍摄一场马拉松或者半程马拉松赛事
由于当天赛前不集中
拍摄时长半马3个多小时
全马甚至会超过6小时
所以我会自己准备补给
以高热量食物为主,比如能量棒等快速压缩食物
我不选面包是因为没有时间停下来一口一口吃
我会带一升容量的吸管水壶,带清水,也可以是能量饮料
我个人的习惯是一场全马,喝至少一公升水,能量棒两三根
我也会在路过赛会补给点的时候尝试蹭一下补给
看各位魅力咯,哈哈!
读到这里,你已经具备独立完成一场马拉松赛事摄影的基础要素
剩下的时间,抓起你的相机,最近一场比赛,拍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