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周13个冠军,厉害了,我的女神老师
2017年9月16日——12月17日,11周,28岁的郝晓帆参加了16场比赛,拿到了13个路跑赛事的冠军。
2017年,她一共参加了40场比赛,37次站在了赛事最高领奖台,夺冠率93%。
就在大家觉得去年是郝晓帆状态巅峰的时候,2018年1月21日,在被称为“亚洲最虐赛道”的香港渣打马拉松上,她以1小时18分10秒完赛,成功获女子组半程马拉松冠军。
港马虐吗?一点也不
早上5点45分,天还未亮。
“这是我起的最早的一次比赛了。”郝晓帆笑着说道。
尖沙咀人群拥挤,参与赛事的选手从世界各地赶来,不同肤色的人都聚集在起点前,等待着枪声响起。
枪声响起,郝晓帆跟随人流出发。
在9公里时,郝晓帆已经有了小优势,但是距离夺冠还不够确定。
直到16公里时,郝晓帆已经把优势扩大到将近两分钟,夺冠看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临近19公里时,郝晓帆一骑绝尘,领先优势越扩越大。
最终,郝晓帆毫无悬念的获得了冠军,成绩是1小时18分10秒。
可能因为郝晓帆就是专业队出生,经常练习跑坡,所以传闻中“最虐”的香港渣打马拉松坡道和海拔并没有让她感到任何不适应,她甚至觉得还挺轻松的。
对于渣打马拉松,她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是加大腿部力量的训练。可能是因为以前在训练1500米的时候,她的腿部力量已经训练的比较好了,所以坡道对来她来说轻而易举。
第二,是重视自己的身体,加强和身体交流。
虽然以前在专业队训练的时有过伤病,但是退役后她非常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她强调在坚持不下去的时间,一定要遵从身体的意愿,绝对不能强撑;只有爱惜自己的身体,才能轻松的跑步,得益于此,这次半程跑下来,她没有出现任何抽筋的情况,一口气跑到终点。
当郝晓帆站上了领奖台,她说:“成功没有快车道,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
15年的青春,只做一件事,就是跑步
郝晓帆从小就跑的快,在2006年她顺利进入扬州中长跑竞走训练基地,师从李朝林。
当然,她并不是练马拉松的,她的主项是1500米和5000米,后来变成了5000米和10000米,并且她曾在2008年获得过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5000米的冠军。
她也从来没有跑过马拉松,最开始,她甚至在想,怎么会有人喜欢这么无聊的运动呢?
可是跑过一次之后,她就改观了。
郝晓帆的首马用了两小时四十八分,这一路她原本觉得会很乏味,可是跑下来的她一点也没觉得跑步枯燥,反而十分享受。在跑马的过程中,她甚至可以静下心思考问题,也因此每当她有烦心的事情,她都会去跑步。
“跑的越快,我反而更快乐!”
2013年,全运会首次设立了马拉松团体的项目,同年的辽宁全运会,郝晓帆参加首届团体马拉松便如愿以偿获以出色的成绩赢得了金牌。
一直到2017的天津全运会,郝晓帆第四次站上了全运会的赛道,又一次拿到了女子马拉松的团体亚军。
在天津全运会之后,郝晓帆彻底退役,与此同时,她也转变了自己的身份,从运动员变身一名大学体育老师。
要用自己的力量带领大学生跑起来
“我现在的身份就是一名业余跑步爱好者。”
郝晓帆说,虽然不再是专业运动员,但是坚持了15年的跑步不会停止。
“一方面这么多年的大运动量的专业训练,如果突然停下来的话,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另一方面,我也是确实喜欢跑步。”
正因为如此,郝晓帆教课之余,尽量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去参与马拉松赛事。
郝晓帆说:“现在我跑得很随性,我只根据自己的状态去跑。”
但是这样“随便”跑的郝老师,在过去2017年还是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绩——上半年7周7冠,下半年11周13冠,堪称是马拉松收割机!
郝晓帆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激励并带动学生参与运动中来,她说:
“体育运动也许是国家的事,也许是民族的事,也许是运动员的事,但它首先是一件自己的事——一件让自己快乐、健康、强大的事情。”
也是这样的信念,让她悉心的教导每一个学生,以至于扬州大学的同学都亲切的称呼她:
“女神老师。”
2018年,郝晓帆计划要走出国门挑战伦敦马拉松,她希望可以享受这次国外的跑马之旅,更期望在这次旅程中把“健康跑,快乐跑”的能量传递给更多人~
所以,让我一起期待这位坚持了15年奔跑的“女神”老师。
郝老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