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水的四大误区
不管你喜不喜欢喝水,数据表明,每个人体重的60%都是水,以保证身体各部分功能的正常进行。但是,关于补水,有以下常见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每天都要喝八杯水
这一条很武断的教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深入人心了。
你可能需要喝九杯十杯,也可能喝不到八杯。没有一个最准确的数字。每天的饮水量都不一样,这取决于你的体型,体重,气温,和日常活动,也取决于你这一天摄入的食物。
所以,怎样才能知道喝多少水是够的呢?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懂得依靠最原始的生理感知——口渴来决定喝多少水合适。而这种人人都有的本能比“每天八杯水”高明很多。
误区二:如果你口渴,说明你已经脱水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句话没毛病。口渴经常是体内水分降低才会引起的。但是这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普通的口渴通常是身体水分减少2-4%造成的。只要你没有肾脏问题,这个水平可以接受,口渴让你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来一杯水。然而,脱水到5-8%的程度就会成为问题。在这个阶段,你会遇到比口干更严重的晕眩和疲惫。
此项原则也适用于日常训练的饮水时机。如果你经常忘记补水或者很运动完感觉十分口渴,那么每隔10-20分钟提醒自己喝200-300毫升的水就可以了。
误区三:运动饮料是锻炼后的最佳补给
这要看情况,运动饮料有很多电解质能帮你补充汗液流失的“盐”。这些电解质对神经功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还能帮助维持血液ph值。但是一定要喝运动饮料吗?并不。那些广告总是让你感觉好像运动后就应该喝一瓶,但是这样的饮料只在运动很长一段时间才有用。比如长距离跑步,或者在大热天徒步个几个小时。然而就算是这样的情况,啤酒可能都比运动饮料更有用。
误区四:水能排除你体内的毒素
并不能,喝足够量的水就能保证体内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而新陈代谢的一部分即是自然排毒,归功于肝和肾。足够量的水就能保证这些器官的正常运作,额外摄入的水并不能帮助,事实上,喝大量的水还会抑制身体的排毒程序,减少体内的电解质,让你的肝肾受到损害,无法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