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联手网易新闻发布“奥运+运动”大数据
每一届奥运会对中国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变迁带来的变化都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北京奥运会让中国对外打造了一张世界名片,伦敦奥运让中国向世界展示了“肌肉经济”。
而里约奥运会,则让体育对中国的影响开始转向内化——民众不再过分迷恋金牌,转而关注傅园慧、秦凯、张国伟这些运动员身上轻松、乐观的运动精神。而与之对应的是,全民运动的热潮正在涌起。
学生党表示无压力,中青年运动最积极
里约奥运会为全民运动的热情再添了一把火。据报告显示,里约奥运会举办期间,几乎各个年龄层的运动量都有大幅度增加,其中28-34岁之间的中青年人群最为积极,在咕咚平台上,这部分人群在奥运前的运动量为10441733公里,运动次数为1727013次,而奥运期间,运动量增加了49027公里,运动次数更是增加53976次,涨幅达到32%。
相比之下,18-22岁之间的学生群体,由于没有塑形压力,而且奥运会正逢暑假,他们的运动量没有明显增加。在奥运前,这部分人群的运动量为2520032公里,运动次数为481340次,而奥运期间的运动次数虽然增加了1532次,但是运动量却有所减少,降低了0.04%,为2520032,果然是年轻无压力啊。
此前,有调查显示,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宅”。从这次报告统计看,的确有数据依据,即便是奥运会这么大型的运动节日,男性同胞依然没有抓住机会多运动一下。
北上广深运动人群最多,二三线城市潜力巨大
根据运动报告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运动人群最大。奥运前北京市跑友的运动量为2223622公里,运动次数为390955,奥运期间运动量涨幅为3%,达到2823092,而运动次数涨幅为2%,达到481264。
奥运话题关注度一路飙涨
奥运期间全民运动的热潮与全民关注奥运的热度紧密正相关。报告显示,根据咕咚官方发布的里约奥运会话题标签,在奥运前的8月4到8月5号,话题量只有17,而8月6日之后,话题量由73一路飙升到三位数,在8月9日孙杨夺冠当天,更是高达708。
北京跑友最关注的奥运项目TOP3是乒乓球、举重、羽毛球,最受关注的明星运动员最关注的运动员分别是马龙、丁宁和林丹。
上海最关注的奥运项目TOP3是跳水、射箭、自行车,因此吴敏霞、徐莉佳、钟天使等明星运动员备受瞩目。
运动人群热情高涨 跑步玩出新姿势
跑友在奥运期间的运动热情高涨早有征兆,奥运开始前2个月,早已有运动爱好者通过各种花样翻新的跑步玩法,表达了对奥运的支持。
※注:本文所涉数据源均为匿名化数据,咕咚×网易新闻联合出品。
发布时间: 2016-08-22 11:57:01
作者: 咕咚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