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跑过,就是我们:终于结束了!!!!“一起跑过,就是我们。可在你心里,你如何理解‘我们?”———8月6日,一场突然而来的暴雨打乱了节奏。晚上大概6点50左右,鉴于崇礼天气的特殊性以及赛道的安全考虑,组委会在微信群里讨论是否要即刻取消还未结束的比赛。晚上7点,开车回去的路上,停好车后,遇见一位最后一棒还在跑步的跑者。“比赛应该取消了,你要不看下手机信息?”“没事的,我队友已经出发了,他们会在终点等我的,我相信他们。”听到这句话感动吗?有点。但随着年龄上涨,越来越觉得感动是特别抗拒的事,就像中年人抗拒油腻一样。于是又加了一句不那么感性,或者说不那么矫情的话:“那你加油,别让队友等太久。”别让队友等太久,别辜负他人的期待和信任,也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可能这就是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沉浸于比赛时刻的魅力。去忘记【我】这个个体,想到更多的是【我们】这个集体。最终比赛没有取消,组委会在综合考虑之后减少了终点的庆祝环节,加强了赛道的保障。仪式感少了一些,安全多了一些。在准备开始写这篇推文的时候,我也依然说不清楚:到底是你内心愿意相信什么,于是被什么画面所打动、记住。还是说,人们能记住的画面,其实都是自己想要记住的。以上,为不明所以的碎碎念。因为这次,我想换个方式记录越山向海。———欢迎来到越山向海。走过检录区,看到起点挂着牌子,脑子里想到的第一句话是:“去到起点,让故事发生。”去到起点,让故事发生。是每一次比赛让人印象深刻的原因。而印象深刻的原因是源于,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如果不是一个个你折腾想要站在他面前说一句好久不见的人。那我们为什么要跋涉千百里,来到比赛现场呢?毕竟:在哪里跑步,不是跑步呢?2017年跑越野赛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叫十叁。后来,他在舟山参加了一场人车接力的环海比赛,参加完那次比赛之后,他跟我说:“马拉松是个啥啊,没劲,跑进3小时太累了,一定要去跑那种开着车跑的玩,好玩,有意思,跑完就喝酒,带劲。”一个发朋友圈都只发图不配文字的人,突然跟你说了这么多词,一定是穷尽了他大部分的知识储备,想要去形容、去告诉别人这件事多有趣。2019年,因为他的种草,我们一起参赛,成了队友,一直到2022年,4年过去了,我们还是队友。运气好的是,一起跑过,值得说的是,还没翻车。码字的时候,我在努力的回忆,只记得金纯递给了我预设的完赛时间,然后就被老闫,豹大王,十叁举了起来。举到了一个我靠自己无论怎么垫脚尖、起跳,也触碰不到的高度。贴完完赛预期,主持人问,有什么想说的吗。“朋友们,好久不见,我们拍张合照吧。”我竟然一下子想不到该说什么,嗯,感觉脑袋空空这事儿,也会传染。“乌贼,明儿你悠着点,别上头。”领完参赛包,晚上吃饭的时候,十叁在街边一边拿着菜单一边认真的盯着我说。“啊?”“我意思,你别管李文他们队说啥,说要干你啥的,第一棒你跑的时候悠着点,注意脚,别自个把自个干废了。”“好的,没事。”“行吧...你就...”十叁跟我绝大多数的沟通就是这样,他说他的,我不听我的。他不会在乎我听没听进去,我也不会纠结要不要照他说的做。比起说感谢,我们两个的交流方式是互怼,互相骂两句,但是心里该记住还是会记住。人车接力比赛的魅力也是如此,比起跑到什么名次,对于大多数跑者来说,幸运是跑前坐在一起吃饭,跑完还坐在一起吃饭。人以车分,人和车都顺利抵达终点,人还在,车没翻。越山向海这个比赛是什么呢?是一场除了冠军之外,没有人关注你成绩具体是多少的比赛。严格来说,甚至是冠军的成绩其实也没多少人关注。成绩放在这里了,一张图片和一堆数字,除了跑了这场比赛的人,或许看得懂。而每一棒的故事,除了坐在那辆车里的人,并不知道全部。我想用这篇推文,给你介绍他们,我一车的伙伴,介绍我们。———十叁-王涵,负责第3,第10(坡神)以及第16(终点)棒。十叁,好久不见。2021年崇礼越山向海,因为郑州疫情,临到赛前,你告诉我,兄弟,不中,我出不来,没办法。2021年末,海南站,郑州又疫情。2022年,你回来了,憋着一口气。金纯说,赛道变了,最后一棒最难,想跟老闫换一下,让老闫去体验最后一棒。你说,我来,跑完坡王再跑最后一棒。“到时候咱们队的成绩不就是取决于我了?”你在群里发消息调侃着。“那不是的,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我故意抬杠回你。十叁,只有跑步的时候是正经人。这是身边所有朋友给你的共性评价。一个人平时得有多嘻嘻嘻哈哈哈(是的,他值得比其他人多一个嘻哈,skr~~),才能让大家留下这个印象,你是这样的。听到对你这样的评价时,我有想过反驳:因为你跑步的时候也嘻嘻嘻哈哈哈,只是他们没有见到罢了。跑步时严肃,是因为你知道,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只是你自己。眉头紧锁的像《还珠格格》第二部里的蒙丹一样的你知道:一圈又一圈的跑,一段又一段的路,都是为了玩儿个开心,仅此而已。别那么严肃,仅此而已,人活着,不就是图个开心吗。人们只看自己想看到的,别人是,我们也是。当比赛结束,我们汇总七个队成绩时,发现嘻嘻哈哈的你,在两段路都是我们七支队里最快的跑者。就明白了,那句评价还有别的意思:十叁,只有在跑步的时候正儿八经,正儿八经释放属于自己的能量。———KIM金纯,负责第2,第6,以及第11棒。纯子,好久不见。因为疫情的原因,厦门未见,常州未见。总算在崇礼见面了。“你们赛前要寄什么东西,寄我这里,我来整理。”“越山向海,坡王那棒不难,去年我跑过,后面是缓下坡,坡王后面那棒难,我跑那棒。”在豹大王排棒次的时候,金纯在群里发着消息。我们队最年轻的弟弟,拿了3次坡王奖牌的金纯,要求换棒,不要坡王的奖牌,要去跑更难的棒次。赛前一晚,大家在酒店说,拍个赛前视频,找了一圈,问老闫:“纯子人呢?刚人不还是在这呢么?”“稍等,我打个电话。”“纯子刚给车加好油,在整理车的后备箱呢。”一如既往地默默付出。三年前,我们对纯子的印象是,年轻,越野高手,能跑。把棒交给纯子,我们落后的,超不过的那些人,纯子会在赛道把肩拍回来的。真好,跑的快,头发还多。今年,赛后,我们说起连加强94年,长得是真的有点不像94年,年纪不大啊。纯子说:“我也94年啊!”崇礼回北京,全程纯子开着车,中午稍微吃了点饭,拐去接了东西再去大兴。下飞机时,没忍住说了句,“辛苦,纯子。”回复我的,是他笑了一下。94年的纯子,快且成长着。———豹大王,负责第4,第8,第12,第15棒。大王,我们队的5次越山向海的豹头军师,声优界的王家豹。“大王,还有多久,金纯/老闫/十叁,能跑回来。”“我算的是哦.....应该还有7分钟差不多回来了啦。”当豹大王在跑的时候,八千哥问我:“大王预计还有多久能到?”“能算时间的那个人在赛道上跑着,我们直接去交接点等着他吧,除了他,我们都算不明白。”我在车里看着豹大王设计的表,跟十叁感慨:“大王,是真的细啊。”“哪细,那一胸的毛,细不了”十叁回我,每个字都透着不正经。大王,胸有沟壑,嗜摄鲜花。大王的心是真的细,我们队伍每年排棒的都交给了他。以至于大家每次跑自己那一棒的时候,交接的时候,都会说一句:“MD,大王排的这棒是真特么的不好跑。”“大王人呢?”“跑出去了,他这棒好像挺好跑的。”往年跑3棒,在我们印象里他的棒次都不难的大王,今年跑了4棒。不难是因为每次他跑的时候,样子都十分优雅,优雅到经常在赛道上有男选手激动的看着他的背影追赶,追上之后又失望的泄气。毕竟,赛道上扎着马尾辫晃啊晃的背影,能遇见很不容易。作为全队第一个上高原备战的大王,为了在高原还能更高还能更快,他每周都积极参与云南当地的飞盘游戏。一个月不到,再见到他,瘦的脱了相。“大王,高原这么燃脂吗。”豹大王,一个深得女性以及摄影师喜欢的还不被其他男性讨厌的男性。“咦,大王这是啥照片啊。”“五娘教子。”———闫只有李,负责第5,第9,第14棒(日行千里)。你可以永远相信老干部(老闫),稳如老闫。老闫太稳了,以至于稳到两次在赛道上,我们开着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只有八千哥摁了两张照片。全程没有人跟他说话,没有聊骚。车开出去2公里后。“咱们都没人跟老闫互动一下?”“我忘了。”“我也忘了...”“我也是...”“我们是不是有点不是人?也没问他要不要喝水啥的。”“不用,全场谁都能出问题,他不会有事。只管去等着接他棒就成了。”闫哥的性格太稳了,稳到我们非常自然地忽略了他。老闫的身材太稳了,稳到我们忘了他也很快。赛道最长的日行千里,14.8公里均配3分56秒。“咋的,重装甲车现在也允许高速了?”一个队伍,总要有人托底的话,那个人我们虽然没说,但想到的总会是老闫。“有时候排棒次的时候,不知道这一棒谁适合跑,我就会给老闫哎~”——对于豹大王,老闫是不知道安排谁的时候,最后的倚仗。“这床不行,睡着晕,问问闫哥睡不睡。”——对于十叁,老闫是摇椅床上也能躺着不动如钟的人。“后备箱行李堆满了,老闫,来帮忙搭把手。“——对于金纯而言,老闫是搭把手一起干活的山东兄弟。“闫哥,在吗,这事能做吗?”——对我而言,闫哥是任何事都可以包他身上的存在。———我是沈乌贼,负责第1,第7,第13棒。“受伤了,就该停跑。”“恩。”“实在不行,就别跑了。”“这不是还没到实在不行的地步吗。”“脚怎么样了。”“能走路。”我是沈乌贼,一个跑步爱好者,因为被人关注开始会接一些广告合作,不管是写文案写脚本,还是拍照片拍视频,很多时候是关于跑步这件事的。在一次写文案的时候,一边给自己提问,一边去回答自己的问题。我问自己跑步带给我的到底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是经历。”是人活经历,不活年纪;是用一个个经历让自己心平气和;是用一个个经历给自己的生活赋予一个又一个期待。哪怕有些经历,并不是都是好的。7月初,打球的时候受伤了,左脚脚踝撕脱性骨折。没(自)太(己)在(太)意(作),继续跑了一阵,引发右脚代偿受力,右脚脚踝积液。不知道其他人受伤是什么心态,我当时的心态就是:每天睡觉都像是一场祈福,希望受伤是做梦。甚至还会跟沈嘉沐一样,期待着有个老神仙在梦里送我一颗药丸。他摸着白胡子跟我说:年轻人,你是要白药丸还是...错了重来!他会说:年轻人,我看你骨骼惊奇。吃下这颗药丸,第二天醒了,你的脚就好了。但我的老神仙就跟沈嘉沐的奥特曼一样,从来没有出现过。第二天起点,遇见朋友阿创,创说:“乌贼哥,你脚咋样,你不会像灌篮高手那样樱木花道给教练说,我的高光时刻只有现在,然后跑完歇菜吧。”“不能够,太傻了,除了能感动自己,屁用没有。”“那你恢复了?”“比赛发令枪一响,就知道了,不碍事。”话是这么说的,也真的是这样,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的——全杭州最诚信的跑者。受伤之后,再也没有连续跑过超过10公里。枪不响,我也不知道自己大概能跑到什么水平。赛前问豹大王要了去年的成绩,43分钟,均配405。“乌贼,你悠着点。”“乌贼,老王过20分钟发枪追你。你等等他。”我看着老王认真关切我的眼光,跟十叁说:“我要是在赛道上能被老王追超过5分钟,我一头撞死在赛道算了。”感谢老王,那一棒他41分50,我46分24秒,还在5分钟内。感谢你的不“杀”之恩。当你跑越山向海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我想到的是:还有多久才结束这一棒?怎么脚踝这么疼?自我感动真傻逼,下一棒我要不放弃吧?第一棒这么想着。可是跑完又想:要不再跑一棒,就再跑一棒就好了。想了2棒,跑了三棒。最后还是把三棒跑完了。其实跑过越山向海的跑者都懂:越山向海是一个团队赛,你放弃一棒,就意味着你这棒需要别人来跑,大家都累。每一公里都不平凡,你不知道哪一公里就岔气,就跑崩,就想走路骂娘下次再也不来。而且,我又不差,我就算再慢,换一个人来,也快不了几分钟,那几分钟可能会影响他原先棒次更多时间。尤其,还有四个男人问你:“乌贼,你行不行?”“我贼行!”———你们知道我的,我们的队伍又不是只有一只,我们有7支队伍,35个跑者15位幕后2位拉拉队,一共52人。当比赛结束,在终点等着最后一队的朋友回来的时候,我问自己:累吗?是真的累,累到脑子总觉得有一块是空白的;累到你躺在床上魂没回来,总觉得有事还没有通知到,有事情还没有做好。终于结束了。终于结束的感觉,是值得。因为你同时参与了这些朋友的经历,在某一天大家回想起一场比赛,你们是互相参与其中的,记忆里是有彼此的。一起跑过,就是我们。人生前进的过程,就是一直在做加减法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爱好和价值观,去加减自己身边的朋友。我觉得特别幸运的是:在这个加减的过程中,“我们”这个词汇代表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也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跟我同样爱好和价值观的人,聚集到了一起,去完成一件我们都想去完成的事情。这是多么让人觉得激动、欣慰、开心和满足的一件事。相聚有多欢乐,分别就有多不舍,但是我们终将会记得,在2022年的这个盛夏,一起跑过的,就是我们。我们很难回忆起故事的全部,但在某一个瞬间,你疲惫时所拥有的经历和记忆,就是坚持前行的动力。故事太多,余不一一,去关注他们吧,让他们亲自讲给你听。发布时间: 2022-08-10 11:40:39作者: 沈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