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心率,你才真正掌握了跑步这项运动
你知道吗?
科学训练除了制定合理的跑步计划,还有很重要一点是要了解自己的心率。
心率是大众评价跑步强度的最客观指标,了解了心率,基本上你也算明白什么是科学跑步。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跑步中,关于心率的那些事儿,以及如何控制心率吧!
随着跑步全民化的趋势,以及科技的发展,现在,跑友们几乎人手一只运动手表。
其实运动手表除了记录你的步频、步幅、配速、里程等数据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检测心率。
因为心率在运动中太重要了!懂心率的人不一定跑得好,但跑得好的人,一定懂心率。
-心率差异-
每个人的心率是有个体差异的,成年人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都属正常。性别不同心率也有差异,正常的健康男女对比下,女性心率相对于男性较高,中国男性静心率正常范围50—95次/分,女性为55—95次/分。
跑步爱好者由于长期坚持运动,心率相对较低,虽然在医学上显示的是“窦心率过缓”,但这属于正常现象,大家真的不必担心。
-运动心率-
是运动过程中的心率,运动心率和我们的运动强度、运动性质、能量代谢、氧气消耗、乳酸积累、肌体疲劳程度与所需的恢复时间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及时了解自己的运动心率,可以让我们在运动时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适时进行调整,对避免严重的运动伤害有积极作用。
一般情况下,最大心率的60-85% 是合适且有效的运动心率范围。
-目标心率-
通过有氧运动提高心血管循环系统的机能时,有效而安全的运动心率,也叫靶心率。
目标心率范围有一个相对复杂的计算公式:
[(最大心率-静止心率)×60% + 静止心率]~[(最大心率-静止心率)×80% + 静止心率]
假设小明的静止心率是70次,那他的目标心率范围就是:[(190-70)×60% +70]~[(190-70)×80% +70],也就是142~166。
当你在目标心率区间内运动时,就能够获得心血管活动的最大收益,也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是性价比最高的运动状态。
心率是用来衡量运动强度的一个常见参数,按最大心率的不同百分比可将心率分为五个区间。
不同的心率区间有着不同的运动强度和不同的区间作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心率区间。
-热身放松区-
心率应在最大心率的50-60%,属于非常低强度的训练方式,主要用于跑前热身和跑后放松,适合初学者和伤痛刚刚恢复的跑者。
低于50%就起不到热身的效果,或者需要花更长的时间;高于60%的运动强度就不能算热身放松了。
-脂肪燃烧区-
心率应在最大心率的60-70%,属于低强度的训练方式,长时间运动可以提高耐力和消耗脂肪。
在这个区间,身体主要通过燃烧脂肪的方式为运动供能,能有效减少脂肪或控制体脂率,对想要通过运动减轻体重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区域。
-糖原消耗区-
心率在最大心率的70-80%,属于中等强度的训练方式,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的耐力,提高心肺功能,同时也可以有效消耗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以长跑训练为例,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率上升到了这个区间,此时碳水化合物成为主要的供能物质,跑步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有氧训练,提高了你的最大吸氧量,有效锻炼心肺功能。
-乳酸堆积区-
心率在最大心率的80-90%,随着运动者经验的增加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训练量的增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小,这时训练强度保持在第三阶段就不够了,需要进入乳酸堆积区,才能得到提高。
此时,训练强度从有氧转为无氧,乳酸堆积量增加。
当心率在120次/分钟以下时,机体的血压、血液成分、尿蛋白和心电图指标都没有明显变化,所以锻炼效果不明显、价值不大。
总结:跑步关注心率,让自己的心率维持在有氧运动的范围,也就是自己最高心率的60%—80%最好,当然最关键的要学会感觉自己身体发来的声音。
如果你想更快更有效的了解你的跑步心率,更安全的跑步,那么你需要——咕咚智能心率带。

咕咚智能心率带
更精准 | 更安全 | 更轻巧
ECG心电信号监测
与心电图测量方式一致,公认准确率更高的心率测量方式,基本没有误差几乎适用于所有运动场景。

实时动态心率监测
监测运动全过程的心率变化,更准确。
拇指大小,仅重10g。克重仅是同类产品的八分之一,够轻巧才能尽情奔跑。

创新融入语音播报提醒功能,心率过高可即时预警(此功能需连接咕咚App使用)。

可连接咕咚App,心率同步记录,数据一目了然。
点击下图
即可购买咕咚智能心率带
无伤奔跑,仅需1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