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5公里跑是基本功,也是跑步的关键?
5公里是很多跑友从开始跑步到成为跑者的第一个里程碑。也是剑指马拉松的第一步。
当能跑下第一个5公里,这个时候,你的跑步的热情是巨大的。这个时候往往也是一个关键性的节点。如果盲目自信,猛然上量,就很容易造成身体不适,增加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5公里以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10公里,当逐渐拉大距离,也可能不那么顺利。比如之前跑5公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目标定在10公里的时候,最后几公里会跑的越来越慢。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心太急。太想尽快增加距离,而自己的能量与想要跑的距离不匹配。最常见的情况是,跑完5公里后,下一周就想跑到10公里。
距离不断拉长的背后,其实是自己的实力远远落后于自己想要跑的距离的目标值,结果当然是越跑越痛苦。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多跑几次5公里,当你能轻松跑完,并且觉得自己还有余力再跑一段,就可以把10公里作为训练目标。

另一个原因是“跑得太快”。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你开始跑跑的时候控制一下自己配速,尤其是在1-5公里的时候慢一点,这样你跑10公里的后半程的速度就不会特别慢了,并且大概率可以让你顺利跑完。
所以下次你在跑步中发现自己的速度变慢时,一定要回头看看初始起步的速度是否太快了。
很多人在具备“跑完5公里”的能力后,就会渴望更长的距离。然而,焦虑是最大的敌人,越想快就越快不起来。
在你不断加量加速之前,一定要先做到“不掉速”,然后再考虑增加距离。
因为一旦失败了,就容易在同一距离产生“我不动”的坏情绪。为了避免这种消极的感觉,在训练时时刻注意“不掉速”为第一级别,这样自然就可以慢慢将距离从5公里延长到10公里,然后才有能力再完成15公里和20公里。

跑5公里更需要注意热身和起步速度。
一些跑者有这样的想法:“反正我跑不快,所以我不需要热身。”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因为你平时练得少,所以才会跑得慢,这样意味着一旦开始运动,最大运动心率会很快到来。如果你没有准备好热身,那么在开始后突然增加的心率,会让运动损伤的风险远高于那些每天运动的跑者。
还要避免起跑冲得太快。尤其是如果和团队一起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速度。当发现情况再想放缓调整状态时,往往已经跑崩了。
5公里跑普通人需要20到50分钟,大部分能量来自肝糖。因此,没有必要额外补充运动饮料或特殊的饮食。

但也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注意补水,尤其是夏天。一般来说,你应该在跑步前12小时加强补水,并根据天气和温度调整补水次数。运动前储备比运动后再不要大量补充要好。人体无论是肌肉、血液,都有非常好的储存能力,一定要好好利用。
就算只跑5公里也要穿专业的跑鞋。

往往,容易受伤的都是初级跑者,或者短距离跑者,因为我们很难像专业跑者一样跑步,也没有那么多跑步的专业知识来指导,所以更需要专业的跑鞋来保护我们的膝盖和脚踝,以弥补我们技术上的不足。
跑鞋是专门用来跑步的运动鞋,其轻盈度、透气性,支撑力的设计都更适合跑步。但并不是所有运动鞋都适合跑步。
所以,跑步一定要穿专业的跑鞋!
对于短距离跑者来说,选择一双5K左右的慢跑鞋就够了。比如,这双咕咚销量冠军——咕咚智能跑鞋5K 2.0
其实不管是3公里、5公里的跑步、健走,还是比较简单的波比跳,开合跳,抬腿跑,勾腿跑等,都是比较简单有效的健身运动。
而这些运动都需要运动鞋有足够的弹力支撑,咕咚5K跑鞋采用超强减震的高弹发泡鞋底,不仅轻盈舒适,还有一种令人上瘾的“踩屎感”。同时后跟一体成型的桶状TPU,也能很好的保护脚踝。
同时,鞋面采用一体飞织技术,遍布10000个“空调对流”透气孔,快速散热;鞋垫采用防臭抗菌处理,吸湿排汗,让你不管在哪个温度下运动时也不会觉得闷,让双脚畅快呼吸!
除了适合各种运动,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这款鞋也都能轻松胜任,外出旅游踏青时,它能让你行走一天而不疲惫;逛街聚会时,它是你的百搭时尚单品;马拉松赛后的恢复期,它是加速腿脚放松的神器;
此外,这款5K跑鞋还可搭配咕咚运动芯片使用(需单独购买),咕咚智能芯片经过了上百项算法优化,能准确记录各项运动数据,让用户对燃脂情况一目了然。它还能实时监测步频、步态、平均受力等数据,通过智能语音提醒,在运动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就像你身边全天候跟着一位私人教练一样。
1、超过3年以上的跑鞋最好淘汰
使用超过3年以上的慢跑鞋,材质往往都出现老化和性能衰减,因此存在安全风险。建议一般跑鞋不要穿超过3年,若是过了这个「年资」,买一双新的跑鞋更能「护足」。
2、慢跑鞋的寿命设计在500~1000公里
通常一双慢跑鞋的寿命在500~1000公里左右,若出现以下情况,跑者须考虑换鞋。
★ 鞋底磨损,降低抓地力
★ 缓震材料性能降低、弹性变弱、形变
★ 鞋面变形磨损,包覆性下降
趁现在咕咚5K跑鞋活动,买下这款超级实惠的运动潮品吧。
限时139 RMB/双